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焦海波 韓黎雯)身體多處反復潰瘍?白塞氏病讓他幾近失明。徐州市一院專家:白塞氏病可侵害到口腔、眼睛、皮膚、血管、胃腸和神經等多個器官。

口腔潰瘍,看口腔科;下肢潰瘍,看皮膚科;外陰潰瘍,隱而不看;視力下降,自行點眼藥水……一年多來,正值青壯年的許光(化名),備受各種病癥折磨,更嚴重的是,隨著病情發展,他左眼短短幾天內失明,右眼僅存光感。讓他想不到的是,這些看似毫無相干的病癥,卻都是由“白塞氏病”引起的。這個病究竟有多可怕呢?
雙目幾近失明 確診白塞氏病
許光(化名)是家里的頂梁柱,豐縣人。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他一直在外地打工,難有閑暇時刻。一年多來,他口腔潰瘍,就看口腔科。下肢潰瘍,就看皮膚科。視力下降,則自行點些眼藥水,外陰潰瘍,則隱而不看。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短短幾天內,他竟然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存光感。
不得已才選擇回家治病的許光慕名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眼科主任張正培親自接診,發現患者雙眼不僅有虹膜黏連,玻璃體也皆明顯渾濁,眼底視網膜廣泛水腫并出血,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張主任考慮到患者雙眼短期內廣泛病變,高度懷疑患者的眼病由全身性免疫疾病導致,遂立刻邀請風濕免疫科任義樂主任會診。
任主任接診后,很快發現患者還有多年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外陰潰瘍、下肢潰瘍,憑借多年風濕免疫病診療經歷,將患者明確診斷為“白塞氏病”。后風濕免疫科和眼科密切配合,為“盲人壯漢”制定了規范的治療方案,歷經一月精心治療,如今許光左眼能看見眼前人影、右眼恢復如初,多年不愈的口腔潰瘍、外陰潰瘍、下肢潰瘍也漸趨好轉,又能正常生活工作了。
白塞氏病可累及全身大小血管
風濕免疫病科任主任介紹,白塞氏病在日本、中國、土耳其、伊朗等地的發病率較高。該病屬于免疫系統疾病,是系統性血管炎的一種。任主任表示,白塞氏病屬于疑難病,早期診斷困難,除表現有皮膚黏膜、眼睛受累外,還會有其他多種表現:如有些表現為食道、胃腸道潰瘍,按常規消化系統潰瘍治療方法,毫無效果,甚至會發展為消化道穿孔、危及生命;有些表現為神經系統受累,模擬“腦中風樣發病”,甚至有些還表現為“腦腫瘤樣占位”,神經科醫生遇之也常感棘手;有些還表現為“大血管栓塞、動脈瘤樣破裂”,病情急迫,需迅速準確治療。
“總之,它的可怕之處在于可累及全身大小血管,嚴重的會侵害到心臟、肺臟、顱腦等重要器官。起初癥狀常不太明顯,像口腔潰瘍這樣的癥狀很容易被忽視,等累及到眼睛或其他臟器時又以為是單純的眼部發炎或其他單器官疾病,容易造成誤診、漏診。”任主任表示。
“如今老百姓的醫療常識較以往已有所提高,‘關節疼了、腰痛了’,知道需要到風濕免疫科去看病,但如果風濕免疫病累及了眼睛、皮膚、肺臟、腎臟等器官,很少知曉去風濕免疫科就診。”任主任介紹,其實,關節、眼睛等器官富含膠原、血管等所謂“結締組織”,而風濕免疫病主要就是累及人體“結締組織”。
所以,像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血管炎等風濕免疫病就常出現眼部癥狀,甚至有些還以眼病為首發表現,就診時沒有其他系統表現,而僅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各種眼病,如眼瞼紅腫、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脈絡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眼球突出(炎性假瘤)等。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白塞氏病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如何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患上了白塞氏病呢?對此,任主任表示,注意是否有多種疑似白塞氏病癥狀。具體來說是指同一時間段,身體是否同時或相繼出現多種可能是白塞氏病的癥狀。如果同一時間段內出現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癥狀,則要警惕白塞氏病。另外,如果是單純的口腔潰瘍、眼部疾病、皮膚問題、消化道潰瘍等疾病,往往在一些常規治療下,會很快好轉或消失。因此,如果一段時間內單一癥狀呈現出久治不愈或反復復發的情況,則要警惕白塞氏病的可能,因為如無針對白塞氏病的早期診短、早期治療,這些癥狀肯定會反復出現。
任主任表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白塞氏病發病人群廣泛,無論男女,從青少年到老年都可能患病,所以在辨別是否患病時,不能單純的用年齡來界定。雖然在治療時應考慮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齡段的用藥及具體方案問題,但是這并不是判斷是否患上該病的依據。同時,有些人知道白塞氏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是并不代表長輩中無人患病自己就不可能患該病。遺傳因素只是引發白塞氏病的原因之一,也可能和感染、免疫紊亂等其他因素引發有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