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在大多數人看來,口腔潰瘍是小毛病,忍一段時間也就沒事了。可徐州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專家卻提醒說,若口腔潰瘍超過4-6周沒愈合,則需警惕癌變風險。就在幾天前,34歲的宋先生因口腔潰瘍2個多月未愈前來就診,最終確診患有舌癌。
潰瘍二個多月沒消,舌頭硬得說不清話
34歲的宋先生是名生意人,平時應酬很多,吃吃喝喝不在話下。最近讓他郁悶的是,口腔里長了個潰瘍,有點影響咀嚼,一喝酒還火辣辣地疼。宋先生以為這是上火的表現,也沒太當回事,沒事就多喝些水,還補充了些維生素。可兩周過去了,潰瘍并沒有如愿消下去。
聽了家人的建議,宋先生開始服用清熱消炎藥,但一點藥效也沒見著,反倒是潰瘍越來越大,舌頭越來越難受。舌頭發硬得厲害,還有些麻木感,只要一吃飯就牽扯得疼,說起話來也總有一兩個字發音不清晰,含含混混的。
到了這個時候,宋先生才想起來到醫院檢查看看。在市中心醫院口腔科,他被確診為舌癌中晚期。
啥是舌癌?據口腔科主任孟箭介紹說,舌癌是一種發生在舌器的常見惡性腫瘤。“癌變早期需要對病變部位進行切除治療,將影響患者的味覺和語言功能,癌癥中晚期,會向肺部等部位轉移,或導致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像宋先生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患者最初發現口腔潰瘍或有腫塊時,都以為是上火,最后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發生癌變。他指出:“普通潰瘍的病發時間不會持續太長,一般1-2周內愈合,如果潰瘍超過4-6周沒有愈合,就可能有癌變風險,需要嚴格觀察,必要時進行病理檢查,排除癌變可能。”
手術切除腫瘤,利用皮瓣移植再造舌頭和口底
據了解,徐州市中心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國家臨床研究中心一直在開展《口腔頜面腫瘤的多中心的規范化治療》的合作課題,宋先生的情況正符合課題要求,因此,他得以享受就診、檢查、住院、手術等項目的優先服務,并得到上海九院的口腔科院士專家團隊的會診。
隨后,在孟箭的建議下,宋先生接受了舌口底腫瘤擴大切除+淋巴結清掃術。術中,宋先生癌變的腫瘤被切除,附近區域的淋巴被清掃。為了在術后還能保留患者的頜面部功能,孟箭團隊又為他行血管化游離皮瓣制備術+游離皮膚移植(自體)術。術中,孟箭團隊取宋先生的前臂皮瓣為其再造了舌頭和口底。
“這塊皮瓣上有血管,有神經。再造后的舌頭,經過訓練后,具備基本的活動功能,最大限度地支持起患者的語言和咀嚼功能。”孟箭表示,雖然再造后的“舌頭”尚不能完全實現體會酸甜苦辣咸的味覺功能,這也是目前全世界口腔科正在攻克的一個難題,但宋先生的語言表達和咀嚼功能會恢復得越來越好。
預防舌癌,要及時處理口腔問題
好好的人怎么會得舌癌呢?孟箭說,舌癌的致病因很復雜,像是精神壓力大、內分泌失調、接受放射性物質等都與舌癌的發生有關。從大家了解的方面說,長期刺激口腔很容易誘發癌變,這包括口腔環境不衛生和不良飲食習慣兩方面的刺激。
如果口腔衛生差,爛牙根、不良修復體會刺激口腔,而經常吃過燙過辣的食物,會對口腔粘膜造成刺激。口腔和胃黏膜能承受的溫度約在50℃—60℃,溫度過高會對黏膜造成傷害,引發舌癌、食道癌等。
此外,嚼檳榔、抽煙和酗酒也容易導致舌癌的發生。孟箭說,不少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這些人群普遍口腔衛生習慣差,細菌或霉菌容易在口腔內滋生、繁殖,這些原因都可能促進口腔癌發生。
孟箭主任提醒,預防舌癌首先要及時處理口腔問題,發現爛牙、牙結石、潰瘍等都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同時,日常生活中要勤刷牙,每次進食后最好能刷牙或漱口,牙刷要3個月一換。在飲食方面,為避免口腔受到不良刺激,高溫、辛辣、煙熏燒烤的食物都應該少吃。此外,戴假牙的老人、有齲齒的、有家族史的、癌癥高發區的人群,最好定期做檢查。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