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談建榮 楊慧)十年磨一劍,一朝展鋒芒。對于醫院發展而言,創三甲是醫療水平發展的必經階段。今年3月,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被省衛計委正式確定為三級甲等精神病醫院,醫院的整體綜合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今后,市東方人民醫院會更加努力,堅守‘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宗旨,充分發揮該院三甲品牌的影響力,為徐州市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院長楊永杰的話擲地有聲,彰顯了全院領導班子對醫院發展的信心與干勁。
徐州東方人民醫院成立于1973年,前身為徐州地區邳縣精神病醫院,先后更名為“徐州地區精神病防治院”“徐州市精神病防治院”,2003年增掛“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2011年被省衛生廳評定為三級精神病專科醫院,同年11月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2018年3月被正式確定為三級甲等精神病醫院。
醫院是徐州市醫保、工傷保險定點機構,市智力、精神殘疾評定仲裁定點單位,市戒毒門診免費服藥定點單位,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與治療技術指導單位,是徐宿鹽連四市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指定收治單位,淮海經濟區精神疾病理事單位,承擔著全市乃至淮海經濟區精神心理疾病的醫、教、研、防工作,服務范圍覆蓋蘇魯豫皖四省20多個市縣,服務人群約1.2億,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臨床醫療、科學研究、專科建設、技術力量等居淮海經濟區領先地位。
醫院占地面積39.6畝,開放床位690張,擁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普通精神科),市級重點專科3個(醫學心理科、老年精神科、精神科護理);臨床設有精神科、心理科、內科、老年精神科、兒少精神科、物質依賴科、中醫神志病科、強制醫療科等13個病區和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兒少康復中心,門診開設了精神科、心理科、戒酒、失眠、心理咨詢門診等各類特色門診、專病門診,年門診量10萬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近萬人次,在2016年全國精神病專科醫院的排名中,醫院門診量位居全國第40位,在地級市精神病醫院中名列前茅。
精心部署 以評促建 推動醫院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戰略部署,市衛生計生委也提出建設淮海經濟區醫療中心的整體要求,再加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對就醫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深刻感到形勢逼人。”在醫院已工作30多年的楊永杰院長告訴記者,自己對東方人民醫院有著濃厚的感情,在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院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等級醫院創建是全面促進醫院管理和增強內涵建設的有效舉措,在2016年醫院領導班子調整后,醫院審時度勢,深思熟慮,決定創建三甲。
戰略已定,關鍵在實施;實施好壞,關鍵在思想。醫院2016年成立了院長、書記任組長的醫院創建領導小組,召開全院動員會,形成干部職工凝心聚力、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醫院通過基礎評估、模擬評審不斷查找問題,對醫療、護理、管理、后勤、消防、院感加強內部督導,做到持續改進,使職工充分領悟到“什么是三甲評審”“什么是追蹤式檢查”,真正把創建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醫院推行現代醫療管理制度,堅持目標管理和精細化管理,注重建章立制,全面優化醫療工作流程。2016年3月梳理修訂制度716條,流程260條,并匯編成冊。6月份經省衛計委組織初評后,根據專家的反饋指導意見,醫院進一步修訂、調整各類院級制度139條,流程68條。
狠抓質量 突出內涵 發揮區域醫療引領作用
隨著“改善醫療服務計劃活動”的深入推進,醫院制訂了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和質控計劃,依照全面質量管理及PDCA管理模式持續改進,定期組織質控檢查,對危急值、轉科轉院、危重癥及長期住院、重性精神疾病等患者實施動態監控,促進質量管理步入持續改進和提升的良性軌道。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將常規與強化教育相結合,定期開展護理安全教育,實行非懲罰性不良事件報告機制,有效地促進護理質量提高;嚴格院內感染控制,醫院感染率較2016年同期顯著下降,病原微生物送檢率也較同期提高;加強藥事管理積極落實藥師查房制度,使臨床用藥的合理化明顯提高;檢驗科通過設施改造和流程再造,提高醫學檢驗水平和質量,在2017年4月24日市衛計委舉行的“徐州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驗收”檢查中
獲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院信息共享,率先在徐州地區實現新農合門診患者現場報銷,HIS、LIS等系統實現等級安全保護“二級”認證。
作為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醫院始終堅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切實履行公立醫院應該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加強重精管理,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暴力風險;建立了徐州市緊急心理救援24小時應急隊伍,在多起社會惡性事件中為保障群眾心理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17年“6·15豐縣爆炸案”發生后,醫院第一時間安排緊急心理救援組對受害群眾進行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圓滿完成緊急心理救援干預工作,被省衛計委授予“江蘇省公共突發事件心理救援先進集體”稱號。
近年來,由醫院牽頭的全市重性精神病管理與治療工作一直處于全省前列,全市3級以上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的比例逐年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穩定;強制醫療工作在省里名列前茅,收治規模全省第一,為維護社會穩定、減少精神類疾病的次生傷害發揮了重要作用;醫院在世界精神衛生日、睡眠日以及孤獨癥日等積極組織開展義診、健康宣傳活動;加強對各縣(市)區專業機構的業務指導,開展醫聯體和幫扶協作,發揮區域影響力,對徐州地區精神衛生整體工作的提升起到了引領作用。
以人為本 提升服務 共享優質醫療資源
楊永杰院長說,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衛計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院干部職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敢想敢干,以創三甲工作為契機,醫院在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管理方面又上了一個臺階。通過創建工作為醫院鍛煉了一支隊伍,增進了部門間、職工間的團結、協作精神,提高了凝聚力、向心力和積極向上的戰斗力,這是醫院難得的一筆精神財富。
醫院以創建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為主線,堅定“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與醫療水平、改善醫療服務,贏得了患者和社會的信賴與好評,樹立了良好的行業形象。為方便患者就醫,醫院完善診療分診分區和引導標識,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特別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能更加快捷地找到就診及檢查地點;自2017年6月上線網上預約系統以來,門診預約率逐月上升,受到了患者的好評;精神病人作為特殊的人群,為切實保障患者合法權益,采取多種形式的醫患溝通與宣教,規范風險評估,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到醫療工作的全過程,有效減少醫療糾紛和不良事件的發生。在2017年度第三方滿意度調查中,醫院一直排在全市醫院前三名。
精確謀劃 準確定位 打造區域品牌專科優勢
大視野謀劃大格局。近年來,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病人數在1億人以上,但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不足5成,就診率更低。隨著我國精神病患病率的提高,精神病治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增長的精神心理健康的需求,為老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精神健康服務?
楊院長介紹,精神病院是一個較特殊的專科醫院,無論從服務對象、管理模式、醫療護理方式方法以及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綜合醫院或其他專科醫院的特點。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現在專科建設已形成體系,目前擁有1個省級重點專科,是南京、無錫、蘇州之后第4個獲得重點專科的精神病醫院,同時還擁有4個市級重點專科和2個市級重點扶持專科。在普通精神科、臨床心理科、老年精神科建設的基礎上,采取同心多元化戰略,不斷加強亞專科建設,先后建成了酒精依賴科、中醫神志病科及兒少精神科,成立了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和兒少康復中心,有效形成了專科集群,大大滿足了不同人群多層面的就醫需求。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社會成員的心理壓力倍增,心理疾病的得病率不斷提高,尤其在高收入高學歷的白領階層更為明顯,與此同時心理疾病的治療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江蘇省衛計委等22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我市精神衛生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精神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經主管部門批準,市東方人民醫院增名“徐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并下設“徐州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徐州市心理健康服務培訓中心”“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徐州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指導中心”“徐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徐州市心理咨詢與治療質量控制中心”。
楊院長表示,下一步,醫院將立足三甲醫院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發展平臺,充分利用專科技術輻射面廣的優勢,以常見精神疾病的臨床診治及基礎研究為重點,帶動公共精神衛生服務中心、抑郁障礙診治中心、精神分裂癥早期干預中心、精神疾病康復治療中心、酒依賴康復治療中心、精神障礙中西醫結合治療中心等相關亞專科發展。在醫療水平上臺階的同時,全院要注意科研工作的投入,不斷加強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爭3年至5年內使醫院的專科及亞專科在專業技能、學術水平、人才梯隊、科研教學等專科建設方面更趨合理,發展更為完善。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楊永杰院長說,我們深深認識到三甲醫院創建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帶領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發展成為一所社會認可、群眾滿意、政府放心的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任重而道遠。站在三甲醫院這個新的發展平臺上,我們將不斷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進一步奠定醫院在淮海經濟區精神衛生事業的領先地位,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