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腰腿疼痛是老年群體中的多發病,常見病。
這種疾病有多高發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徐峰博士說:“腰腿痛的流行病學發病率為70%左右,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群中。”
很多老年人對其“不屑一顧”——“上年紀了,哪有腰腿不疼的!”認為腰腿疼痛很正常。是的,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疼痛很正常,對待疼痛,我們常常將它看做是一種癥狀,或者某種疾病的附屬品,我們期待它會隨著疾病的痊愈而消退,也會在面對它時習慣于“忍忍就過去了”。但隨著醫學的進步,疼痛也被列為一種疾病,有了專門治療疼痛的專業科室,專門來“對付”各種疼痛。
本期,我們邀請了市一院疼痛科主任徐峰博士,請他給我們談談有關腰腿疼痛的防治知識。
被腰腿疼痛折磨四年,老人不勝心煩
先來看兩個病例。
七十多歲的張女士來到疼痛科的時候,自述已經被腰腿疼痛折磨四年了。過去的四年來,張女士說,因為腰腿不適,她基本上不大出門,大多時間都是待在家里,生活極為不便。
根據張女士的講述,她是從四年前開始感覺到不適的。腰部、腿部,總是感覺到持續的酸痛。尤其是腿部呈現的麻木感和疼痛感,稍微走幾步路就感覺疼痛難忍。活動時加重,休息時稍微緩解,為此,張女士基本不敢多走路了。期間,張女士曾經去醫院看過,但一直沒有明顯效果。整日被疼痛折磨,張女士的心情很差,但又沒有好辦法。
在市一院疼痛科,根據張女士的檢查結果,徐峰主任給她制訂了一份詳細的治療方案。
針對張女士被檢查出來的肌筋膜疼痛綜合征、雙髖骨關節炎、雙膝骨關節炎、陳舊性胸椎結核等問題,徐峰主任給予包括營養神經、活血化瘀、鎮痛、改善微循環、沖擊波、胸椎旁神經阻滯、髖關節腔注射、局部痛點阻滯等治療后,張女士癥狀好轉,疼痛緩解較好,隨訪一月,疼痛無加重。
再來看看劉女士的問題。六十多歲的劉女士遭遇腰腿疼痛的時間則更為久遠。自從十年前,劉女士就出現了腰及雙膝關節疼痛。腰部持續性的酸痛,走路時疼痛更明顯。而后腰以及雙腿則是間斷性疼痛,保暖后稍微緩解。這次之所以來醫院就診,是因為一個月前,劉女士的疼痛持續加重,基本上連站立、翻身、起床等都無法順利完成。
在市第一院疼痛科,劉女士被診斷出雙膝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以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經過治療后,劉女士疼痛緩解較好,后順利出院。
在徐峰博士接診的腰腿疼痛患者中,張女士和劉女士的情形比較典型。徐峰博士介紹說,幾乎每一個前來就診的老人,都有一段備受煩擾的經歷。腰腿疼痛,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大為下降,而這種疾病的表現復雜,病因繁多,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徐峰博士介紹說,人到老年,隨著身體內分泌、免疫等方面功能的老化,老年人脊柱也會逐漸發生退化,失去了正常的力學特征,從而導致腰腿痛的發病率升高。還有不少老年人有著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骨質疏松,小部分人還有單節段或多節段的腰椎間盤突出。有調查顯示,有60% 以上的老年人有過腰腿痛的經歷,其中4%—6%的病人屬于病情嚴重范圍。這類患者如得不到良好的治療,輕者會給生活帶來不便;重者可導致癱瘓,喪失勞動能力,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一直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其實,由它引起的腰腿痛僅占全部腰腿痛病例的10% 左右。坐骨神經痛表現為從臀部放射到下肢,也是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占腰腿痛發病率的40%。每年許多人因腰腿痛而全部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
腰腿疼痛:引發的疾病有數十種之多,大致為三大類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老年人出現腰腿疼痛,病因是什么?徐峰博士介紹說,事實上,腰腿疼痛是一類疾病的總稱。
腰椎周圍有許多韌帶和肌肉等軟組織,對維持體位,增強脊椎的穩定性、平衡性和靈活性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這些韌帶、筋膜、肌肉等組織發生病變時,可發生腰痛。椎管內馬尾神經神經根走行,當受病變因素影響時則引起腰痛和或腿痛、麻木、無力、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下肢癱瘓,臨床上將這一系列癥候群統稱為腰腿痛。
徐峰博士表示,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除腰部本身的局部病變之外,還與年齡、性別、發育、解剖變異、體質、工作體位、工作習慣、技巧熟練程度以及外界環境變化等有密切關系。歸納起來有四類因素:①主要因素:腰部軟組織外傷、扭傷、勞損及炎癥等;②內在因素:機體在解剖上有變異,影響活動中生物力學的平衡、個體特異性和耐受性、心理創傷及對疾患缺乏認識等。有時還屬于生理因素,如月經前及懷孕期等也可以有腰痛發生;③誘發因素:如氣候或地理條件的變化、居住環境、體位不良、體力不足、肥胖、情緒低落及精神緊張等;④繼發因素:組織退行性病變、創傷后組織瘢痕粘連、肌間隙壓力增高、組織新陳代謝失調及小關節滑膜炎性肥厚等。
“引起腰腿痛的疾病有數十種之多,大致為三大類。對于腰腿痛一定要找準病因,做針對性的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徐峰博士表示,這三大類主要包括:
一是關節及軟組織病變,特別是脊柱及脊旁組織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小關節紊亂、強直性脊柱炎、腰椎滑脫、腰椎椎管狹窄、腰椎骨質疏松、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韌帶損傷、腰肌勞損、肌筋膜炎疼痛綜合征等;
二是內臟疾病的牽涉痛以及脊椎急慢性炎癥與腫瘤引起的疼痛,如腎臟疾病、男性前列腺病變、女性盆腔、子宮和附件病變、脊椎及椎旁炎癥與腫瘤等;
三是精神心理性疾病,如癔病和抑郁癥。
具體來說,常見的引起腰腿痛的原因:
1、骶骼關節炎。這種疾病常見于20—40歲的女性,復發性下腰痛,有的可向下放射至兩側臀部和大腿,腰部活動時可加重癥狀。X線表現主要為骶髂關節附近的髂骨高度致密的骨硬化現象,外緣與正常骨組織界限不清,骶髂關節間隙正常,關節邊緣銳利。
2、腰椎間盤突出癥。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單獨或連同髓核向椎管內突出,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神經根或脊髓引起的以腰腿疼痛麻木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變。本病是疼痛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
3、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是區域性分布的綜合征。有扳機點痛的患者通常表現為患部深在肌肉骨骼關節的持續性鈍痛,定位比較模糊。疼痛經常自扳機點牽涉遠隔的某一個部位。有時,患者僅感到麻木或感覺異常。
4、纖維肌痛綜合征:多數患者具有典型彌漫性全身疼痛,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疼痛不在關節內,而在可運動關節附近處的肌肉、筋膜、肌腱、韌帶、滑囊等軟組織部位。疼痛被描述為持續的、彌漫的、深在的酸痛和刺痛,或伴有遠端肢體感覺遲鈍的刺痛。
5、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足)發生的疼痛。坐骨神經痛一般多出現在單側,可呈放射性或牽拉性疼痛。在坐骨神經走行的路線上,任何一種組織發生病變,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預防腰腿疼痛,這些做法要注意
徐峰博士表示,對腰腿痛的處理,不能僅僅滿足于治好病,而應在治療的同時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降低發病率,才能真正達到減少患者的痛苦、鞏固療效的目的。
“盡管老年人的腰腿痛病因復雜,但是有相當一部分與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有關。比如長期保持不良姿勢會引起椎間盤或小關節結構紊亂,加重腰部肌肉的壓力,久而久之,就可能因血液循環不暢而加速椎體的退變,導致腰腿疼痛的產生。而對中老年人及產后婦女而言,低溫和潮濕也是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峰博士提示,缺乏運動也可能會引起腰腿痛。人體的骨骼和姿勢是依靠肌肉來維持的。經常堅持做腰背腹部的肌肉鍛煉活動可以增強腰背腹部肌力,不僅可以避免脊柱畸形的發生,更可以保持脊柱關節的穩定,對預防腰腿痛十分有效。但是對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的老年婦女,劇烈運動易引發腰部創傷、骨折等情況。因此最好選擇如倒走、游泳、打太極拳等輕松、穩健的運動,同時選擇一雙舒適的平底鞋,以起到減振及保護腰腿、足部的作用。
預防腰腿疼痛,徐峰博士特別提示:
(1)注意姿勢和體位。不良的姿勢和體位與腰腿痛有密切的關系。日常所見的駝背、側彎、過度肥胖、懷孕等,容易引起肌力失調,破壞脊柱的動力平衡,甚至形成結構性改變,再加上不合適的床鋪、座椅、衣服、鞋靴及工作中用力體位不當,都是引起姿勢性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養成正確的生活和工作姿勢與體位,對預防腰腿痛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運動和鍛煉。脊柱是人體重要的負重部位,在直立體位中,腰骶部處于重力傳導的樞紐地位。腰骶部肌力的強弱,平衡協調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腰骶部的功能活動。只有加強鍛煉,才能有效預防腰腿痛的發生。鍛煉運動量因人而定,不可超量,但要持之以恒。
(3)加強勞動保護。在日常生活、勞動過程中,難免有些時候處于非生理性體位活動,但應及時改變各種環境和條件,取得肌體的平衡。達到省氣力、能持久、無損害、效益大的勞動保護目的。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