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 徐州健康:在眾多疾病面前,人類因認知有限,而容易對疾病產生恐懼心理。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一類短期不會威脅患者生命,但會嚴重影響患者功能的疾病。例如背負天下第一痛惡名的“三叉神經痛”和表現為“擠眉弄眼”嚴重影響患者社交活動的、臨床常見的“面肌抽搐”。還包括被稱為“不死的癌癥”的帕金森病及難治性癲癇等。據神經外科主任徐鋒介紹,他遇到的很多患者曾長期徘徊于多種治療方法中間,卻因病情無情地反復使他們又再次陷入困頓。這次主要其中介紹病因明確,治療效果良好的三叉神經痛及面肌抽搐的治療。
據了解,中日友好醫院左煥宗教授在國內最早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腦神經疾患的工作,可以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近年來,全國知名神經外科專家于炎冰教授帶領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諸多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攻堅克難,診療居國內領先水平,尤其在功能神經外科方面,多年來為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顱神經疾患在中國的推廣及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市一院神經外科從2006年開始開展這種術式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抽搐,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今年年初,為了大力發展神經外科,給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條件和治療。市一院引進中日友好醫院于炎冰教授醫學專家團隊。在簽約儀式上,于炎冰教授表達著對這次合作的信心,表示通過廣泛開展業務合作和多方位的學術交流,定期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會診、手術、查房,共同加強學科建設,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市一院神經外科聯合于炎冰教授工作團隊定期為淮海經濟區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提供高水平專家級治療

了解:帶給人們恐懼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
要打破恐懼就要研究和了解疾病,這樣人們才能正確的對待。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短期內不會威脅患者生命,但嚴重影響患者的功能,如三叉神經痛,可以造成一側面部劇烈發作性疼痛,而且有明顯的觸發點,患者說話,吃飯,洗臉等基本動作都可以誘發疼痛,使病人痛不欲生。而且這種劇痛毫無預兆,降溫、冷空氣也會驟然引發這種劇痛,嚴重者晝夜發作,患者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有人形容這種劇痛如刀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嚴重的或使患者引發抑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不發作時與正常人沒啥區別。隨著病情發展,發作會更頻繁,疼痛也更劇烈。 這些病人大都有一個長期看病的病史,有的人經過了拔牙、口服卡馬西平、封閉、射頻等多種方法治療,都是有一個或長或短的緩解期又復發了。
還有一種疾病叫面肌抽搐的。病情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了一側眼瞼不自主跳動,后來逐漸變成半個臉部抽搐。不可控制,好像是擠眉弄眼,越是人多時,越緊張越容易誘發抽搐。嚴重影響個人形象和社交活動。該類病人往往也是走了很多彎路,吃藥、封閉、針灸等等。但病情越來越重,個別病人甚至不間斷抽搐,眼睛都睜不開,也無法吃飯。我感到有責任向大家普及這個疾病治療的進展和方法,讓病人少走彎路,盡快恢復,解除痛苦。
疑惑:多種方法治療后又復發了,怎么辦?
經過醫學家大量研究和實踐后,基本上可以肯定了造成這種疾病發作的原因,是由于顱內神經血管推移、相互擠壓造成的神經功能亢進。三叉神經痛是由三叉神經在從腦干發出時被血管壓迫;而面肌抽搐則是面神經在出腦干時被壓迫造成的。這樣就為治療疾病帶來了方向性的突破。通過采用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術后癥狀的高緩解率進一步證實了血管壓迫理論的科學性。到了上世紀60年代以Jannetta教授為代表,進一步推廣了血管減壓手術,臨床療效進一步提升,并且迅速向全世界推廣。
信心:中日友好醫院開創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腦神經疾患
我們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中日友好醫院左煥宗教授在國內最早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腦神經疾患的工作。而后在于炎冰教授深入研究推廣應用下,把手術迅速推向全國。并在全國近400家醫院建立了協作組。每年有上萬的病人從中獲益,神經功能得以恢復。這種手術方式已成為唯一的針對病因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抽搐的方法。我們神經外科從2006年開始開展這種術式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抽搐,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大量病人獲益。 三叉神經痛和面肌抽搐這兩種疾病基本上可以通過癥狀進行診斷。但也需要進行頭部的核磁共振檢查,排除顱內的腫瘤性病變。另外也需要在術前了解顱神經與周圍血管的解剖關系,這可為顱神經綜合征選擇血管減壓手術提供進一步的影像學證據,尤其是3D-TOF成像技術以及3D影像重建技術使手術醫師在術前就能夠充分了解顱神經與周圍血管的壓迫部位與壓迫程度,有助于手術方案的詳細規劃和了解手術的難易程度。 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解剖變異的存在及手術醫生的顯微手術能力和認識問題。手術效果也會有差異。為了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我們醫生還在不斷努力總結經驗,應用術中電生理技術監測,根據術前影像分析結合術中解剖變異情況,調整手術方案,希望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目前對三叉神經痛有效率可達92-95%。面肌抽搐有效率可達95-98%。 當然同時期的技術拓展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目前將血管減壓技術用于治療咬肌痙攣、頑固性神經性耳鳴、體位性眩暈、梅杰綜合征、痙攣性斜頸、難治性神經源性高血壓等,盡管在臨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時至今日學術界對于血管減壓術治療上述疾病仍然存在爭論,并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希望:于炎冰教授在徐建立工作站惠及淮海經濟區病患
為了進一步發展我院神經外科,提升服務能力。我院引進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于炎冰教授工作團隊。建立于炎冰教授工作站。邀請于炎冰教授定期到我院講學、查房、會診及手術。于炎冰教授是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候任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其帶領下,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在很多疾病的診療居國內領先水平,尤其在功能神經外科方面,多年來為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顱神經疾患在中國的推廣及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
于炎冰教授工作站的建立使徐州及周邊地區廣大病患得到一個高水平的專家級的治療。
患者可至我院神經外科面痛面抽專病門診進行咨詢
聯系人:徐鋒 【每周一上午坐診】、渠敬峰 【每周一下午坐診】
專家名片

于炎冰
國家衛健委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2008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5年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6年及2018年分別獲王忠誠青年醫師及學術成就獎。
主要學會兼職: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學組候任組長、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學組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顱神經疾患診療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常務委員及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神經微侵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神經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神經外科雜志副主編

徐鋒
主任醫師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科主任
徐州市優秀專家
江蘇省神經科學委員會神經腫瘤分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學會高壓氧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學組副主任委員,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
研究診診治方向為神經腫瘤手術及三叉神經痛面肌抽搐神經血管減壓術。
每周一上午門診

渠敬峰
主任醫師
江蘇省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徐州市神經外科分會常務委員
在長期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嚴重顱腦創傷及腦血管病的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