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2020年6月2日上午,在徐醫附院副院長、麻醉科主任王志萍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邵華軍的現場指導下,東院麻醉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協同開展了徐醫附院第一例無痛超聲支氣管鏡檢查,兩個學科強強聯合,填補了醫院支氣管鏡無痛舒適化診療多年的空白,開創了歷史先河。
患者王阿姨今年52歲,因“咳嗽20余天”入院。胸部CT示左肺舌葉實變影,在靜脈麻醉喉罩通氣下,東院呼吸介入團隊,通過超聲小探頭(R-EBUS)引導,成功完成組織活檢、刷檢及肺泡灌洗檢查。
普通氣管鏡是患者在清醒狀態下進行的檢查,由于患者普遍存在精神緊張及恐懼心理,依從性差,加之氣道刺激,易出現劇烈咳嗽、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及氣道黏膜損傷等,影響操作,檢查時間延長,過程較為痛苦。
為消除病人在氣管鏡檢查過程中不適感,醫生一般會使用局麻藥做黏膜侵入麻醉(表面麻醉)局麻藥地卡因或利多卡因做噴霧吸入,或經鼻噴灑、喉頭噴霧,氣管噴灑,可減輕對病人刺激,減少喉、支氣管痙攣的發生,但這種技術不能完全消除病人的不適感,也不能消除病人的緊張、害怕、恐懼情緒。
今天,他們來了!!
徐醫附院舒適化醫療中心麻醉科聯合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開展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支氣管鏡檢查術的醫療質量。
那么,什么是無痛支氣管鏡?
邵華軍副教授介紹說,全身麻醉下的支氣管鏡檢查,通過麻醉藥物使用,讓患者入睡,可避免病人的緊張情緒和不配合,減輕病人的痛苦。分為非插管全身麻醉和插管全身麻醉。根據使用麻醉藥物可將麻醉方式分為靜脈全麻和吸入全麻兩種,門診的支氣管鏡檢查主要是靜脈全麻為主。
此次麻醉科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團隊為患者王阿姨在靜脈全麻下使用喉罩進行通氣,操作簡單、損傷小,可全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對患者刺激及創傷小,依從性好,減少了嗆咳、黏膜損傷和喉痙攣等并發癥的發生。無痛支氣管鏡檢查相對其他內鏡檢查來講,并發癥以及風險相對更高一些,但只要準備充分,都在可控范圍內。
王志萍教授說,普通支氣管鏡檢查中的局麻技術,雖然能減輕病人的不適感,但不能完全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對一些不合作的病人如兒童以及難以耐受的患者,難以保證纖支鏡檢查的正常進行,而全麻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減少患者的痛苦,隨著患者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和麻醉技術的提高,全麻、無痛的纖支鏡檢查將會逐漸取代傳統的清醒檢查。讓麻醉醫生在無痛診療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呼吸科支氣管鏡等檢查。用實際行動為公眾帶來更加安全、更加舒適化的就醫體驗,更好的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