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俗話說“臘月里忙年”、“過年不看病”,不少市民都把病“攢”到了年后。這不,2月18日是節后上班第一天,各大醫院就迎來了就診高峰。
去醫院看病的人多嗎?比平時還多嗎?讓我們用數據說話。
以徐醫附院為例,日常門診量平均為8000至9000余人次/天,而自初四開始,該院門診量不僅超過8000人次/天,還呈現節節上升的趨勢:初五、初六達到9300人次,初七達到11000余人次,為自去年疫情以來的歷史新高。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扎堆就醫?醫院方面介紹說,節后就診高峰已是慣例,主要與大家的就診習慣有關。
一部分病人本著“過年不看病”的觀念,哪怕身體有些不適,也會撐到節后工作日;一些病人覺得假期坐診的專家少,不如等到上班后看專家門診,于是會推遲看病的時間。這樣一來,大家就都趕到一起了。
還有一部分市民的確是假期無節制飲食、無規律作息搞出了小問題,自然就會在節后第一天來看病了。
掛號較為“火爆”的科室主要有心內科、耳鼻喉科、消化內科、婦科、皮膚科、泌尿內科、呼吸內科。
就診人多,勢必要排隊,這既不符合當前 “少聚集、少扎堆”的疫情防控要求,也容易令就診體驗大打折扣。因此,針對節后出現的就診高峰,各家醫院加強部署,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技術力量,采取多項措施確保患者及時有序就醫。
比如,切實加強門診一線力量,嚴格落實各項醫療核心制度,確保醫療質量;加強窗口服務力量和醫療秩序維護,高峰期間收費等服務窗口全部開放;增加導醫人員和志愿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提供有效醫療服務;機關人員全部下到門診一線,分片區協助維持秩序等。
雖說醫院通過多方努力可以緩解就診高峰帶來的壓力,但扎堆看病還是不提倡的。尤其當下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市民應盡己所能,響應防控號召,做好個人防護。
對于市民來說,如何做好防疫、科學就診呢?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一、合理安排,做好準備。確需就診者,應提前準備好蘇康碼、身份證;盡量減少陪同人員;提前規劃好路線,能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的提倡低碳出行,自駕車輛請注意避讓、服從引導。
二、預約就診,錯峰就診。通過電話、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預約,請于預約時段前半小時到達醫院;如提早來院,請選擇樓外空曠通風環境等候。
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覺做到文明就醫。全程正規佩戴無呼氣閥口罩,接受體溫檢測通過智能閘機。無智能手機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走人工通道,認真填寫個人信息并完成流調方可進入。

四、掛號繳費首選自助就診。醫院在門診大廳投放的自助就診終端,可提供掛號、繳費、取報告單、核酸檢測預約查詢等服務,請攜帶社保卡、身份證等有效必備證件,到自助終端機操作就診。如有操作問題,可咨詢醫院工作人員。
五、服從“一醫一患一診室”、“隔位落座”、“一米線等候”等防疫要求,互諒互讓,互助就醫。

六、看病盡量避免周一、周二,因為大醫院周一、周二的患者數量通常都比較多。另外,醫生下午的時間較為充裕,建議無需空腹檢查的患者可選擇下午看病。
此外,體溫37.3℃以上或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應先到門急診預檢分診處預檢分診。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入境人員未滿28天(處于社區居家健康監測期)的人員;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和從業人員、隔離場所管理和服務人員、口岸進口貨物直接接觸人員、交通運輸工作從業人員、船舶引航員等重點人群,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務人員。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