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失眠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很多朋友說自己一入秋就失眠,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孫慧麗對此解釋說,中醫認為,秋季失眠大多病在心。夏季高溫不斷,耗傷心氣,到了秋天,變成秋乏,而心陽受損,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失眠多夢,難以入睡的現象,所以,秋季失眠應要養心。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孫慧麗說,通常情況下,睡眠不好的人,心神不定為主,五臟不調為其次,需要好好調理。
為什么一入秋容易失眠?
為什么一入秋,人就容易失眠呢?孫慧麗解釋說,主要病因在于心。
“中醫認為,秋季失眠,大多病在心。”夏季高溫不斷,耗傷心氣,到了秋天,變成秋乏,而心陽受損,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失眠多夢,難以入睡的現象。另外,秋天光照減少,萬物蕭條,人們容易產生抑郁情緒,而秋季失眠多是由焦慮、抑郁等情緒引發。
此外,秋乏也影響夜間睡眠。秋天氣候涼爽,機體進入到一個周期性的休整階段,人們在白天時經常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也就是秋乏,“千萬別小看白天這種昏昏欲睡的情況,這時候正在消耗夜間的睡眠能量,所以,到了晚上很難入睡,即便入睡了,也容易被驚醒。”
孫主任解釋說,秋燥也會加重失眠。因為秋天空氣中的水分減少,而人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導致陰津耗損,易被“燥邪”所傷。通常干燥的秋天,人體會陷入兩個極端,免疫力好,性格開朗的人能安然入睡,而抵抗力較弱的人會較難適應這種自然節氣更換,易有心神不寧,睡眠不實等現象。
綜上所述,秋季失眠應養心。
簡單實用的養心方式——艾灸
中醫養心有很多方式,孫慧麗主任在此向大家介紹一種簡單實用的方式——艾灸,因為艾草、艾火和艾煙,都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神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廣義的,生命活力的一切外在表現都叫做神;還有一個是狹義的,那就是專指心神。”孫慧麗說,首先,艾草為純陽之性,“陽化氣”,氣足則神旺,所以艾草有安神的作用。加上艾草獨特的香味,也具有靜心安神的功效。其次,艾草點燃后產生艾火,補陽之力更強,陽氣更足則神更旺。所以,艾火有加強安神療效的作用。
“艾熱以感覺溫暖適宜。因為艾灸的療效不是靠火力,而是滲透力。”孫慧麗告訴記者說,艾草的藥用成分很多都在艾煙里,艾煙里的艾精油蒸汽成分蒸騰到穴位,和艾火的熱力合二為一,共同作用于灸點。艾煙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時間直接滲透皮膚至經絡。艾煙對交感神經有調節作用,能起到鎮靜、安眠、緩解壓力的作用。
據介紹,中醫“神不安”常見的癥狀有失眠、多夢、心悸、膽怯易驚、健忘、心煩氣躁、郁證(焦慮抑郁)等。安神常用穴有百會、四神聰、內關、心俞、厥陰俞、太溪、膽俞、肝俞、太沖、足三里、三陰交等。“艾灸能安神養心,充分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已病調養”的思想,深受人們的喜愛。民間亦有‘知灸者福,善灸者壽’之說。”孫慧麗稱。
失眠30年艾灸讓她放輕松
在采訪的過程中,孫主任還講起一個病例。王女士失眠30多年,嚴重時徹夜不眠,吃過多種安眠藥,也口服過抗焦慮藥,失眠仍然越來越頑固。通過詢問病史了解到,她干活麻利,對工作認真負責,還當過勞模。但是她不僅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對別人也要求高。她對辦事不力、工作懈怠的同事有意見。對家人,嫌他們什么都干不好,一邊絮絮叨叨地挑家人的毛病,一邊事事親力親為,最后心情也不好、自己也很累。
“在訴說病情的過程中,她始終皺著眉,還不停地嘆氣。”孫主任介紹說,治療前,她先幫助王女士認識到自己的“太認真”,就是她失眠的原因。不僅自己累,別人也不喜歡她干預太多,甚至煩她。典型的“出力不討好”。
放下思想的“包袱”后,王女士接受了艾灸治療。治療過程中,她不知不覺放松下來,睡著了。治療后,她照了一下鏡子,發現眉頭展開了,眼睛有神了,臉頰也有一點血色了,臉上的細小皺紋就像被熨斗熨平了一樣,都輕輕地展開了。她感覺更有精神了,當天晚上睡眠就改善了,一周后失眠好了一小半,她也不那么在意失眠了。
孫慧麗介紹說,“神安則心安,心安人就安。”所以“安神”為養生第一要務。“艾灸安神,妙用無窮。讓更多人借助這根小小的艾條,恢復平靜、快樂與健康。”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