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4月18日下午,徐醫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呼吸內鏡團隊在麻醉科的通力協作下,順利為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完成全麻下無痛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術,取出阻塞于管腔的息肉樣新生物,結構完整,術中未見明顯出血。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活檢病理證實為腺癌,為下一步患者的全身治療提供了組織學依據。
近日,家住徐州的張老太咳嗽帶血了三個多月,曾多次就診于我市多家醫院,行三次氣管鏡檢查,卻未能明確診斷。萬般無奈下,帶著最后的希望,家人陪同張老太入住了徐醫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這是她近3個月來第四次住院。經過呼吸內鏡團隊綜合討論后認為,既往氣管鏡報告發現患者右中間段支氣管新生物阻塞管腔,病灶表面壞死組織較多,單純鏡下活檢假陰性率高,經反復考慮同時結合胸部CT,決定行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術,一方面活檢明確診斷,另一方面解決新生物阻塞,使管腔再通。因考慮患者多次經歷常規氣管鏡檢查,既往檢查過程中給患者留下不愉快的體驗,經麻醉評估后決定行全麻下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在麻醉科的通力協作下,呼吸內鏡團隊于4月18日下午順利為張老太完成手術,取出阻塞于管腔的息肉樣新生物,結構完整,術中未見明顯出血。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活檢病理證實為腺癌,為下一步的全身治療提供了組織學依據。




自新呼吸內鏡中心投入運行以來,已在本部進行了多例超聲支氣管鏡淋巴結針刺活檢術(EBUS-TBNA),顯著提高了支氣管管腔外病變的病理診斷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特別是對于肺癌縱隔分期和縱隔淋巴結轉移診斷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而且在麻醉科的大力支持下,常規在全麻喉罩通氣支持下進行EBUS-TBNA操作,減輕患者痛苦,提供了優質的舒適化診療服務,得到了患者的好評。傳統的常規氣管鏡檢查只能看到位于氣管、支氣管腔內的病變,而對于管腔外的病變需要則需憑借操作醫生的經驗對管腔外病變進行“盲穿”取材診斷,病理診斷效率低,而且并發癥風險較高。而超聲支氣管鏡技術通過支氣管鏡前端的超聲探頭精確引導,對支氣管腔外的病變進行精確定位,能夠有效避開血管,通過針吸活檢獲得隱藏深處的病變部位的細胞和組織,顯著提升了支氣管周圍的腫大淋巴結和腫塊的診斷效率。目前我院本部和東院區均配備了超聲支氣管鏡工作系統,常規開展EBUS-TBNA和超聲小探頭技術。一所醫院同時在兩個院區開展該項技術,在淮海經濟區也寥寥無幾,切實體現了徐醫附院本部和東院的同質化、一體化進程。
徐醫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將繼續開展氬氣刀、冷凍技術、硬質氣管鏡、內科胸腔鏡、氣道支架置入等多項呼吸內鏡診療技術,不斷提高診療技術水平,為全院有呼吸內鏡診療需求的相關科室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支持,為淮海經濟區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