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工作重心由防范全人群感染轉移到保護重點人群、降低重癥和死亡。面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重癥就診病例增多的復雜形勢與嚴峻挑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要求,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委的統一領導部署下,知難克難,帶領“一院人”及時迎接挑戰,圍繞“保健康、防重癥”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充分發揮三甲醫院醫療救治兜底保障作用。
▲ 黨委書記、院長丁繼存帶隊到急診醫學科等科室調研重癥患者救治情況
▲ 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一個個脆弱的生命在這里重獲希望
▲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專家團隊精心救治每位患者
黨建引領 全院統一思想
院黨委根據國家、省、市疫情防控救治政策調整,提前謀劃人員和醫療救治物資儲備。領導班子靠前指揮,黨委書記、院長丁繼存帶領多部門一線辦公,細化落實提升急診和發熱門診接診能力、強化急危重癥救治效能、按需調整人員配置等措施。院黨委第一時間致信全院職工,慰問帶病堅守崗位的醫務人員;在減員階段,及時調配機關、后勤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支援臨床;要求大家在確保患者安全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同時,院黨委倡導全院人員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全力保障患者的救治,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護人”。在院黨委的有力帶領下,全院醫務人員始終堅守崗位,救治生命,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黨委書記、院長丁繼存,副院長沈鵬看望慰問生病住院的一線醫務人員
優化流程 有序高效接診
醫院增加急診留觀床位,加快周轉,符合收治條件的盡快安排住院,將搶救床位留給緊急危重患者;抽調全院醫療骨干支援急診、發熱門診和重癥病房;優化門診就診流程,創新開設“內科綜合門診”,增加內科的號源,提升門診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診能力;提高分診能力,引導中、重癥患者至呼吸科,輕癥狀的分診至其他各內科就診,多措并舉,緩解急診和呼吸科門診壓力,縮短患者就醫等待時間。
▲ 沈鵬副院長(右三)醫務處孫萬軍處長(右二)到重癥醫學科詳細詢問重癥患者的救治情況
資源擴容 提高救治能力
▲ 醫院增開急診三病區積極收治患者
對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院形成外科內科化、內科重癥化的救治格局,確保“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醫務處統一協調全院患者收治工作,每天分析急診搶救和留觀的重癥患者情況,及時紓解、收治;合并、騰挪病區,集中精銳力量成立專班救治組,專門收治新冠患者;增開急診三病區,擴容急診床位;組建大呼吸綜合救治群,以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為主,拓展多個病區,由呼吸專家統一調配;組建呼吸與危重癥高年資專家組,以查房、會診、巡診的形式,24小時對他科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進行醫療救治指導;啟動院級MDT會診專家組,為患者制定高質量、個性化救治方案;擴容ICU 病床,增設可轉換ICU床位,配齊配精醫療資源;各病區預留應急床位,保證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優化診治流程,加快床位周轉。“作為三甲綜合醫院,我們舉全院之力提高救治能力,就是要發揮兜底保障工作,確保陽性感染患者、急危重癥患者能得到及時救治。”市一院副院長沈鵬說。
▲ 重癥醫學科護士在護理俯臥位通氣聯合床旁血濾患者
強化培訓 整合人力資源
醫院提前進行重癥醫護人員儲備,組織全院醫務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全流程培訓,規范救治流程、強化病情監測;分類分層進行重癥培訓,使儲備人員盡快掌握重癥治療理念,熟練開展重癥患者器官功能支持,迅速擴充重癥醫護隊伍。“醫務處選派各科室主治以下的青年骨干醫師,系統培訓后充實到重癥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急診等科室,共同參與醫療救治,緩解專科人手不足問題。”醫務處副處長戴必照說,“我們還按照省、市衛健委要求,組織醫院以及銅山區、經開區、港務區等醫療機構相關人員350余人,采取“理論培訓+實踐技能輪訓”的方式,開展重癥救治醫務人員培訓,全力提升重癥患者救治能力。”
▲醫院組織醫護人員進行重癥理論和技能培訓
護理部提前將有重癥醫學科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根據業務能力、人員層級統籌建立重癥護理人力資源儲備庫,選派精兵強將充實重癥護理一線;制定、下發重癥醫學專業知識培訓方案,對儲備人員進行專科理論和實踐技能回顧,以盡快勝任重癥護理工作;每天按計劃組織各科室護理骨干到ICU,進行呼吸機常見報警處理、經鼻高流量氧療等專科操作培訓,再以點帶面,全員覆蓋,為科室重癥單元的啟用積蓄力量。“接下來護理部還將安排全院護理人員到ICU進行危重癥專科實戰輪訓,系統培訓重癥護理理論和技能,進一步擴充重癥護理力量。”護理部副主任沈潔介紹說。
▲重癥醫學科胥晶護士長、趙偉副護士長組織危重癥查房并指導為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
統籌調度 做好后勤保障
為做好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院黨委提前布局,要求各部門未雨綢繆,下好先手棋。設備處加強對現有供氧、負壓、搶救設備巡檢,擴容改造供氧裝置,增配足量桶氧,并針對病診區擴容后的設備缺口,緊急采購設備吊塔、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吸氧吸痰器、指脈氧、霧化機等重癥和急需設備;采購辦拓寬采購渠道,做好各類常規和應急物資的儲備保障;藥學部加大對解熱鎮痛、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小分子藥物和各類抗感染、抗炎、抗病毒注射劑等急需藥品的采購力度,確保臨床治療需求;病員服務中心每天對全院診療和公共區域消毒,為患者和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休養和工作環境;生活服務中心在減員嚴重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每天奔跑著將飯菜按時送到病人床前......
院黨委始終牽掛職工的身體和住院患者的生活需求,叮囑職能部門想方設法做好后勤保障,院領導帶病看望一線員工,慰問感染住院職工,并委托工會為全院職工增加“陽康”體檢。
▲ 107歲老人在副院長陳光俠團隊的精心治療下“陽康”出院
一群人,一盤棋,一股勁,一條心!
在院黨委的帶領下,
市一院全院總動員,
始于初心,成于堅守,
全力救治重癥患者,
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在他們奮不顧身的努力下,幾位百歲老人陽康出院,多位鮐背、耄耋老人陽康出院,孩童恢復健康,產婦母子平安,許多重度患者轉危為安,離開監護病房,更多合并基礎疾病的重癥感染者化險為夷,順利康復。這是醫者對初心的詮釋,更是對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