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月8日,今年徐州首例全市第129例,江蘇省第1137例,全國第1466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90后志愿者袁淑瑤,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并順利完成了捐獻。
上午8點半,干細胞采集開始。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運行,血液從袁淑瑤的身體里緩緩流出,通過分離機循環不斷提取著干細胞。一個生命正在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的希望。
近5個小時干細胞提取的過程中,袁淑瑤始終帶著輕松的陽光的微笑。“能帶給患者生的希望,不是所有人都能經歷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很棒!”袁淑瑤說,“我不知道受捐助者是誰,也不知道她在哪里,只知道她是和我年齡相仿的姑娘。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我們的生命有了聯系。希望她能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袁淑瑤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獻血。“其實我是喜歡上了獻血后贈送的玩具熊。”袁淑瑤說。
但是經過檢查,護士卻拒絕了袁淑瑤的獻血要求。理由是,她太瘦了,而且輕微貧血,不符合要求。
參加工作以后,袁淑瑤終于達到了獻血的要求,為了慶祝參加工作,她決定送給自己一個特別的禮物:獻血。2021年2月,袁淑瑤志愿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之后不久,袁淑瑤就和一位患者配型成功。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兩次錯過了紅十字會的電話。事后得知該消息,她懊悔不已。
時隔一年,一場生命接力賽就真的擺在了袁淑瑤的面前。
2022年12月,袁淑瑤再次接到了泉山區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她配型成功,詢問她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袁淑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回憶道:“加入骨髓庫的初衷是希望我小小的力量能讓患者燃起生的希望,當然了如果配上了不管是對她(他)還是對于我都是十分幸運的,畢竟是異體移植還是非血緣關系的移植,匹配率很低,低至幾十萬分之一甚至是幾百萬分之一的概率。”
袁淑瑤來到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體檢,根據患者的最佳移植期,最終入住血液內科,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準備。
捐獻造血干細胞,一般提前一周準備,注射動員劑4天每日2次,第5天采集;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量,與患者的體重有關,體重越大,采集量也越多,最終約采集200毫升左右含1%濃度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在注射動員劑的這段時間里,袁淑瑤始終露出向上的精氣神。“會有腰痛乏力的癥狀,晚上偶爾會頭疼。但和救命比起來這都不算事兒。”袁淑瑤說。
中午12點,采集結束,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從她的體內分離出來。“生命種子”即刻被送至觀音國際機場,奔向另一個生命。
據了解,徐州市紅十字會從2001年啟動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工作。截至2023年1月31日,江蘇省已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有3.67萬人,徐州占了一半以上,有1.87萬人。截至2月8日,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全省1127例,徐州129例。
來源:都市晨報 記者/晏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