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徐州市中心醫院骨關節外科病區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馮仕明團隊收治了一位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患者,經過檢查評估后為該患者成功進行了髖關節鏡下關節成形、盂唇修補術,這也是該團隊開展的第5例髖關節鏡手術。
髖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只能開刀?
患者5年前出現右髖關節處疼痛,沒有引起重視,后面病情逐漸加重,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該患者在多處問診、口服用藥無法緩解疼痛的情況下,多方打聽查詢后得知徐州市中心醫院骨關節外科病區副主任馮仕明團隊已成功開展了多例髖關節鏡手術,擁有較為豐富的髖關節鏡手術經驗且備受好評,于是前來就診。
馮仕明介紹,患者入院時髖關節CT提示右側髖關節積液、滑膜組織增生,經查體、詢問病史及結合影像學資料后確診為右髖關節撞擊綜合征。
患者入院后,在骨科學科帶頭人、骨科主任馬超教授的主持下,馮仕明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進行了周密的病例討論,經評估患者病情及綜合個人意愿后,認為可以通過關節鏡微創方式解決當下問題,盡早恢復髖關節穩定性,緩解疼痛,以達到術后可以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的目的,避免行髖開放手術創傷大、風險高、切口感染、術后恢復時間長、髖關節活動受限等相關風險,最大限度避免二次的髖關節置換手術。
經過詳細的術前計劃,馮仕明團隊成功對患者實施髖關節鏡下關節成形+盂唇修補手術微創治療。該手術采用髖關節前外側入路及DALA入路,進入關節囊后清理髖關節內游離的關節軟骨,增生的骨質、滑膜組織以及對裂傷的盂唇進行修補,清除增生滑膜,撤離器械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腫脹疼痛消退后,即可開始進行髖關節的屈伸活動,極大程度地避免了術后髖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僵硬的風險?;颊咛弁吹玫綐O大緩解,各角度活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復,髖關節活動功能恢復獲得了極為滿意的效果。
髖關節鏡手術的適應癥
髖關節鏡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股骨頭壞死,恢復患者功能等,其主要適應癥有:
1.早期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不單是骨質的改變,也包括股骨頭軟骨軟化、碎裂、游離體、滑膜增生肥厚等。髖關節鏡主要針對股骨頭塌陷前(Ficat分期I~Ⅱ期);對于年齡較輕,早期病變和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采取髖關節鏡下治療是較理想的選擇,可有助于減輕關節疼痛,改善功能,延緩病情發展。
2.滑膜疾?。?/p>
關節鏡下行髖關節滑膜切除術可治療的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不同炎癥性關節炎,繼發性滑膜炎癥、滑膜軟骨瘤病、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等。
3.除上述之外還有: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髖關節盂唇損傷,關節囊攣縮,關節囊松弛,結晶性髖關節病,關節內感染,關節外問題(內、外側彈響髖),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等。
髖關節鏡相關診療技術
目前,馮仕明團隊已常規開展髖關節鏡微創手術,包括但不限于髖關節疼痛、髖關節盂唇修補、髖關節游離體的取出術等??傋≡簳r間約4—6天,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術后2—3天即可拄拐下床活動,能盡快早期進行康復鍛煉,最大程度地恢復髖關節活動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及運動功能。
關節鏡技術在近年來得到了較好的普及與發展,但相對于膝、肩關節,髖關節鏡更富挑戰性,髖關節鏡手術較為特殊,因關節間隙狹窄,周圍重要結構眾多復雜且相互毗鄰,對醫生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徐州市中心醫院髖關節鏡微創治療手術的常規開展,標志著徐州市的骨科微創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將讓更多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內乃至國際前沿的關節鏡微創治療技術的便捷和良好療效。
本文審核

馮仕明 骨關節外科病區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運動損傷醫療組長
醫學博士 博士后
徐州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留學回國人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三層次人才(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江蘇省衛生拔尖人才,江蘇省青年醫學重點人才,徐州市醫學重點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公派美國、意大利骨運動醫學中心訪學交流。
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9項,8項為運動醫學關節鏡技術相關課題,以第一完成人獲省市級科技獎勵18項,國內外15種雜志編委或審稿專家,專攻運動醫學(踝、肘、肩、膝、髖、腕關節疾病及運動損傷的關節鏡微創治療)對于運動損傷疾病的關節鏡微創治療及快速康復具有深入的研究。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五全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