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頻道:馮思榮 報道 女性盆底主要是由三層肌肉和筋膜組成,它像吊床一樣托起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維持排尿、排便、性生活快感等多項生理功能。妊娠、分娩、可對盆底肌肉、神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輕者表現為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小腹墜脹尿頻、便秘等,重者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心身痛苦,難以言狀。
徐州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專家李曉輝主任介紹,每個產后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有盆底疾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妊娠當中激素的變化,還有妊娠期間胎兒的逐漸增大,對女性的盆底功能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尤以尿失禁的情況最為常見,女性在大笑或咳嗽時,尿液就會不由自主地溢出來。不止是產婦,10個女人中就有1個會因為盆底問題而接受手術,它包括女性的尿失禁和器官脫垂,統稱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李曉輝主任建議,產婦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檢查,發現問題盡早治療,沒有問題也需及時進行盆底康復訓練,讓盆底康復與功能重塑效果更好。如果不做任何治療,隨著年齡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變得松弛,癥狀會越來越嚴重,到時治療起來會更麻煩。
盆底功能康復治療是一種在歐美和日韓等國家廣泛采用的盆底功能重塑技術,通過采用不同頻率、能量的電刺激及生物反饋訓練,喚醒被損傷的盆底神經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得到恢復。患者經過無創無痛、輕松愉快的治療過程,增強陰道的緊縮度,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有利于預防及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如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等的發生。
盆底肌康復訓練的要點
1、產后超過42天、子宮復舊良好、無感染的女性可及時進行盆底肌肉肌力的檢測,明確損傷程度。
2、借助儀器感受并學會收縮--放松盆底肌肉,學習識別并有意識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確的盆底肌肉收縮方法(避免腹肌收縮)。
3、并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出現的癥狀,根據盆底肌損傷情況(肌纖維受損的程度和類型)應用綜合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鍛煉后,可進行家庭自我鍛煉。
5、循序漸進、適時適量、持之有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臟器脫垂的女性需要借助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療法,并適當延長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