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董事會管理,社區參與程度很高,與附近的綜合性醫院關系密切,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目前在美國有58%左右的社區醫療中心被醫院兼并成連鎖醫院形式。看病的過程是先去當地的社區醫院,由于社區醫院以全科醫生為主,可以對病人作出初步診斷。如果經過檢查,社區醫生認為病人患重大疾病,如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需要去專科醫院做心臟搭橋手術,那么,醫生會為病人聯系相應的專科醫院。
美國醫療費用昂貴,恐怕在全世界都應該算第一。對于那些買不起醫療保險的窮人,盡管美國沒有全民免費醫療,但吃醫療“免費午餐”的機會還是有。如果一個人的年齡到65歲,當地的社會福利部門就會為他辦一張“老人證明”,或一個人有某種重大疾病或殘疾,也可以辦一張類似的證明。一個人如果沒有職業、存款、房產,那么可以在當地福利部門辦一張“窮人證明”。這些證明有統一的編號,電腦聯網統一管理。比如,一位老人或窮人在社區醫院接受了一項常規的檢查,開了藥,醫院便根據病人所持證明在電腦上填寫一份賬單,輸入其證件的編號,報到當地政府相關部門。
政府根據賬單,將所需費用打到醫院賬戶上。
閱讀下一篇
紅茶可預防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