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鍛煉別低頭彎腰 適合老年人鍛煉的體育項目有很多。老人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狀況、鍛煉基礎、興趣愛好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跳舞、游泳、騎自行車等。老年人最好不要參加那些競技項目或激烈的運動,如舉重、拔河、跳繩等。老年人不宜做低頭、彎腰、仰頭、左右側彎動作,更不要做頭向下的倒立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流向頭部,老年人血管壁變硬,彈性差,易發生血管破裂,引起腦溢血。溜冰、蕩秋千及各種旋轉動作較大的活動,或交誼舞中的快三步,對老年人也不適宜。爬山、爬樓梯對老年人來說并非是一項合適的運動。老年人的心肺常常處于滿負荷狀態,有的甚至本身已經有潛在的疾病,爬山是一項心臟負荷過大的運動,容易導致嚴重后果。加上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疾病,特別是膝關節的退行性變,上下山會加重關節負荷,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損傷關節功能。
用呼吸心率控制運動強度 老年人鍛煉時掌握運動強度極為重要,不應過度。有研究發現,運動過量者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中等運動量者高2~4倍。老年人應避免因運動過量使四肢血量增加、回心血量減少,引起短暫性腦缺血、血壓下降、頭暈、惡心等。一般來說,老年人在健身運動中,對運動強度是否合適可以進行自我監測。呼吸頻率以每分鐘不超過24次為宜;60歲以內的中老年人,運動中脈搏每分鐘不超過120次;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分鐘不超過110次;運動后3~5分鐘,最多10分鐘,脈搏應恢復正常。如果活動中感覺氣急、胸悶、惡心,運動后10分鐘呼吸心跳不能恢復正常,或運動后影響食欲、睡眠,應馬上停止或降低運動強度。一般來說老年人在運動后,特別是在開始鍛煉時,會有一定的疲乏感,但隨著鍛煉的經常化,適應性增強,疲乏感會隨之漸漸消失。如果在鍛煉一段時間后,不僅不覺得輕松愉快、精力充沛,反而感到困乏越來越重,甚至產生酸痛感,說明運動量過大,應適當調整。
每天步行別超過1小時 老人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速率不宜過快。實踐證明,一個人每天以5~6公里的時速步行30分鐘至1小時,每周5~6次,只要長期堅持,就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使多種慢性病發病率降低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