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甚至發霉的大米,在經過漂白、泡機油、拋光后,就成了晶瑩剔透、賣相甚好的優質大米,這就是被老百姓俗稱的“打蠟大米”,曾一度蔓延市場。近日,家住南京鼓樓區水關橋的蘇女士,就懷疑自己買到了“打蠟大米”。
“吃到半袋米時,發現米袋里有好幾個白色團塊,可能就是石蠟。抓一把米,手上不留任何米糠,米袋邊緣很油滑。”蘇女士向記者描述她所買到的大米,并有些擔憂,食用打蠟米,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危害?
市民爆料
最近家人接連鬧腹瀉
疑似吃的是“打蠟大米”
家住南京鼓樓區水關橋的蘇女士,近日在鼓樓區多倫多路二幢的一家路邊米店,花了46元買了一袋10公斤的安徽和縣石楊鎮滁河大米。然而前天晚上,吃到半袋米時,卻發現米袋里摻雜著許多拇指大小的白色團塊,摸起來有些黏手,聞上去還有股凡士林的味道。
難道是石蠟?蘇女士越想越不安心,隨即抓了一把表面光亮干凈的大米,卻發現抓后手上沒有留下任何米糠或是米塵,而摸起米袋的內壁上,感覺很油滑。
“難怪最近家人接連鬧腹瀉呢。”蘇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她和家人時常肚子不舒服,本以為是受涼了,現在一想,可能是吃了這打蠟大米惹的禍。
蘇女士隨后仔細翻了米袋,還找出了一張“石揚春光米業”的合格證,里面不僅寫有“執行標準”、還有等級、檢驗號等。這不禁讓蘇女士納悶了:連肉眼都能看出是打了蠟的大米,怎么就能通過相關部門的檢測,還拿到合格證,并堂而皇之地流向了市場呢?
相關部門
爆出質量監測有漏洞
大米標準中沒有規定石蠟含量
記者隨后就“打蠟大米”,采訪了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該處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錢軍向記者表示,如果接到市民的相關投訴,會將問題大米送檢有監測資質的機構,如果監測報告書上顯示質量不達標,食藥監局將會依據《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視情節嚴重程度,對違規企業處以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
據錢軍介紹,就今年食藥監局抽檢南京市面上流通的大米情況來看,總體還算樂觀,發現問題大米并不多,而目前監測機構對于南京市面上大米的檢測,主要還是集中在對其金屬含量方面的檢驗。
對于大米中石蠟成分的含量,檢測機構如何檢測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工作人員的回答卻讓人頗感意外。“目前對于大米質量的檢測,不包括石蠟含量這一項。”對此工作人員解釋,國家制定的“大米GB 1354-86”標準中,規定了對大米中雜質、礦物質、留皮程度、蟲蝕粒、病斑粒等的質量標準,但卻沒有提到“石蠟含量”這一項。
也就是說,大米中是否含有石蠟,監測機構監測不到,而很多米業米廠也鉆了這一空子,大膽給大米加蠟,并得到了所謂的合格證,順利將“打蠟大米”推向了市場。
國家制定的大米質量標準不夠完善,讓不法米商有了可乘之機。記者再次采訪了南京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錢軍,對于這一“漏洞”,錢軍建議可以就此召開專家評審會,針對“打蠟大米”,出臺限制蠟成分的新細則,對現有的大米質量標準進行補充。
錢軍建議,市民如果懷疑買到“打蠟大米”,可以聯系藥監局或消費者協會,以促進相關部門對問題大米進行查處。
【專家支招】
“打蠟大米”有油味
浸泡在熱水中能發現油層
由于目前相關機構對于大米的質量監測中,忽略了對蠟含量的監測,那么市民在食用大米時,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識破“打蠟大米”呢?南京工業大學食品監測站的游站長,向記者介紹了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市民首先可以聞聞大米,有沒有油味,其次可以將大米浸泡在熱水中,過段時間觀察水面,如果水面漂浮明顯油層,即可說明這是“打蠟大米”。市民還可以將泡過大米的水放進冰箱,待冷藏后,觀察其中是否有油質成分。
游站長提醒消費者,購買大米時,最好去正規的超市,避免買到一些渠道不明的問題大米。
【營養師提醒】
許多水果也被上蠟“美容”
蘋果、梨等削皮食用更安全
蘇女士在食用疑似“打蠟大米”后,出現了腹瀉等癥狀,食用“打蠟大米”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南京醫科大學二附院東院的營養師梁婷婷向記者強調,石蠟是不可食用的物質,食用一定量,會導致腸胃不適,很容易出現腸胃炎等癥狀。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有些陳米,尤其是發霉的大米,在打蠟后搖身一變成了優質米。梁婷婷指出,“打蠟大米”對人身體最大的危害不在蠟,而在于霉米本身。“霉米中含有黃曲霉素,這種成分會致癌。”梁婷婷說,不法商販通常采用將發霉大米漂白、泡機油、拋光等手段,改變發霉的外觀和氣味,然后將霉變大米以次充好出售,而食用霉米對人體健康影響極大。
除大米外,食品中經常被上蠟“美容”的還有水果。梁婷婷告訴記者,目前橘子、柚子、橙子這三種水果上蠟頻率最高,而蘋果、梨子等也時有被打蠟的。據了解,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允許使用食用蠟提升水果的光鮮度。但是,因為食用蠟比工業蠟相對昂貴,有部分不法分子就將工業蠟用在水果上,市民食用后會有不良影響。
梁婷婷說, “給水果打蠟,要不就是為了更有賣相,要不就是遮蓋霉斑。”為了食用安全,梁婷婷建議,市民可將葡萄、草莓這類水果用鹽水浸泡后食用,因為鹽水有殺菌的功效。而對于蘋果、梨等,雖然最有營養價值的就在皮和果肉之間那層,但由于現在使用農藥和化學成分比較普遍,建議削皮食用更安全。
另外,部分市民有用橙子皮、橘子皮泡水喝的習慣,梁婷婷建議,打蠟的橙子皮、橘子皮就不能泡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