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小兒骨科:我們都知道,家是人們心中最溫馨的港灣,但少有人注意到,對于孩子來說,家,未必是一個完全安全的地方。有數據照示,臨床上有52%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就發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學校、幼兒園、街道和公路上。
3齡童二樓墜下導致腦出血
1月29日,3歲的東東跟奶奶在家玩耍。趁奶奶去廚房接水的功夫,小家伙自己爬到了沙發上,并站在沙發使勁兒去夠窗戶。奶奶從廚房出來的瞬間,只看見東東半個身子都探出了窗戶外,便急忙跑過去想把他抱下來,結果晚了一步,東東一下子就栽了出去。
奶奶眼前一黑,差點坐在地上,深呼吸后,踉蹌著奔到了樓下。幸而家是二樓,東東摔得看起來不算嚴重,外觀上也看不出明顯外傷,只是哇哇大哭,左手腕有點發紅。奶奶帶著東東去兒童醫院做檢查,發現手腕骨折。
“謝天謝地,從二樓摔下來只傷到手腕,真是萬幸!”“等一下,你說孩子是從二樓掉下來的?那還是查一下腦CT吧!”奶奶聽從醫生的建議,查了CT,結果發現東東存在顱內出血的情況,需要緊急入院。
兒童摔傷后警惕肘部骨折被漏診
除了頭部損傷,一般跌落摔傷后還會伴隨骨折。對此,市兒童醫院骨科禚保彪醫師提醒說,尤其要注意兒童肘部骨折,臨床上很容易被漏診。
此前,一名2歲兒童從桌子上摔下后,手臂出現流血,但拍片子未顯示骨折。之后就按照一般的皮外傷進行治療,可孩子卻覺得手臂疼痛越來越重。禚保彪為其檢查后發現,孩子是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肘部常見的骨折,在兒童所有骨折中大約占16%。不過在臨床上,幼兒的肱骨髁上骨折容易漏診。”禚保彪說,首先這種骨折癥狀較輕時,拍片子時顯示不出來,缺乏兒科經驗的成人骨科醫生不一定能發現,很多情況下都不予治療,這樣的話患兒會反復疼痛,嚴重的甚至能導致肘關節畸形。
其次,該病還容易與肘關節脫位混淆,如果一時觀察不細,把骨折誤當成脫位,就會盲目給患兒做復位,復位次數太多的話反而會加重肘部神經和血管的損傷。
他提醒,兒童活潑好動,尤其是5-6歲的兒童經常會出現肱骨髁上骨折的意外,主要是因為從高處摔下時前臂外展、肘關節過伸,再加上兒童的肘部韌帶和關節囊比較松弛導致的,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看護,避免發生意外。一且受傷后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防止耽誤治療。
小兒骨折,爸媽須知急救辦法
禚保彪說,小兒發生骨折后,應立即送至正規專科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自行進行按摩或是接受小診所的正骨推拿,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在就醫前,家長可以嘗試對傷勢進行簡單處理,以減少患兒的疼痛,防止傷害擴大。比如,患兒有皮膚傷口及出血,先用干凈的棉花清除可見的污物,然后用干凈毛巾或布條等加壓扎,不要使用面巾紙,因為里面的漂白粉會對切口不好。
如果是開放性的骨折(骨折斷端經傷口暴露出來)有出血時,不要使用繩索或電線捆扎肢體,可用寬布條、橡皮膠管在傷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緊,以不出血為度,并且要隔1小時放松1-2分鐘。上肢捆扎止血帶應在上臂的上1/3處,以避免損傷橈神經。
若沒有出血,僅考慮固定傷處即可,固定材料可根據情況就地取材。比如上肢骨折,可用雜志、報紙、硬紙板對肢體包裹固定,然后用繃帶或繩索懸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硬紙板捆扎固定,也可將雙下肢捆綁在一起以達固定目的。如果孩子年齡非常小,建議不要固定,讓其自然下垂,及時送往醫院救洽。
預防兒童跌落溫馨提示
不要讓孩子攀爬凳子、桌子、床等家具。當孩子坐在高處時,要時刻在旁邊看護,最好用有安全帶的兒章坐椅;并且當孩子坐在椅子上時,教育他不要站起。
家中的過道上不要放置雜物。教孩子在玩后,收好玩具。
當地上有水時,馬上要擦干。在浴缸或淋浴間內裳上扶手和鋪上防滑墊。
窗戶邊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和沙發等家具。窗戶上裝一定高度的欄桿。窗戶要保持關閉,或開一定的寬度(以兒童不能爬出去為準)。
陽臺的欄桿要足夠的高,不易讓孩子攀爬。陽臺欄桿間的寬度要不易讓孩子鉆出。
臺階上如放地毯,地毯要鋪平并沒有毛邊。臺階上不要放置任何東西臺階至少有一邊是有扶手的。
如果你一定想給孩子一輛學步車,要買一輛新的,并且適合你孩子的體重。經常檢查學步車的每一個車輪,確保它們能360度地旋轉。
學步車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給孩子學步,特別不要使學步車滑向臺階。孩子在學步車上時,成人一定要在邊上走護。
徐州兒科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