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州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杜鐘祥
在醫院里,院長是醫院的管理者,機關管理干部是相關業務的管理者,科室主任是科室的管理者,而職工則應是醫院管理的參與者,也是一個自我管理者……如果每個人都盡職盡責地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醫院的管理一定是成功和高效的。
“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體現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沒有一個醫院的院長具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管理能力,群眾的智慧則可以彌補不足,可謂“眾人劃槳開大船”、“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讓大家形成一種共識,即醫院的發展就是每個員工的發展,并采取相應的制度進行引導,就會讓關心醫院的發展成為每個員工共同的價值觀。
管理學理論認為,參與式的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條件,也能夠激發員工的主動性、想象力及創新精神。這不僅可以調動員工對醫院發展的關注度,也能夠鼓勵職工樹立推動醫院發展的信心。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到醫院的管理中來。從宏觀上來講,醫院是大家的,只有醫院有發展,我們才會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才能得到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醫院的發展靠每一個人,醫院發展了,大家才能共享發展的成果。每位職工享受到醫院提供的種種福利和為醫院付出的勞動應該是一架天平的兩個托盤。
所以,大家應該轉變思想,從被動“干事”到主動“管事”,倡導“人人都當管理者”,調動大家工作的主動性,把精細管理落實到醫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如看到有門沒關、水龍頭滴水、下班后樓道里的燈沒關等等都要隨手關上;院內的路上有垃圾應拿起來丟到垃圾桶里;有可疑人員應向前詢問;有人吸煙應予以勸阻;看到異常情況沒有能力解決應馬上通知領導……
醫院是一個大家庭,這樣才算“愛院如愛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管理更是一份社會責任,當每個員工都把自己當成醫院的管理者時,就有了一顆厚重的責任心。所以,“人人都當管理者”應成為醫院的文化傳統,讓“滿懷責任心”成為職業習慣,促使醫院煥發更多的生機與活力。
深度閱讀:杜鐘祥 文化是醫院的靈魂 >>>
深度閱讀:杜鐘祥:重視另一種提拔 >>>
作者簡介:杜鐘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畢業于江蘇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會員、江蘇省醫院協會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淮海經濟區醫院政促會副會長、徐州市衛生政促會副會長、徐州市醫院協會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曾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在《江蘇衛生事業管理》、《現代醫學》、《中華醫藥學雜志》、《中外醫療》等雜志發表管理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