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院長講壇:一年365天,郝秀衛說自己的神經始終“緊繃著”。手機24小時開機,節假日很少遠行,因為常常需要處理突發事件。
郝秀衛是徐州市兒童醫院醫患溝通辦公室主任。在很多醫院,這是一個“滅火”部門;但郝秀衛的主要工作是及時發現小火星,然后阻止其發展成火苗。
火星不斷,但基本上都做到了防患于未“燃”。這對于一個年門診量超過150萬人次、年出院人數逾5萬人次的淮海經濟區內唯一一家三甲兒童診療中心來說,著實不易。據市衛計委調查,2016年上半年,市兒童醫院患者滿意度高達97%以上。
他說:“我們是一家喜歡‘小題大做’的醫院。”
所有職工都要“沒事找事”
“沒事找事”,是徐州市兒童醫院對全院近1600名職工提出的統一要求。在工作中,無論是醫生護士還是門衛保潔,一旦有人發現患兒家長有不滿情緒,并有可能引發糾紛,都應當立即上報醫患辦。開始時,這只是一項制度,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
“患方怨氣從何而來?通過走訪和統計發現,大部分患兒家長開始的不滿往往與醫療本身無關。難治的疾病、拮據的經濟、擁擠的環境、長時間的等待等,都會導致患兒家長還沒見到大夫就已經積累了怨氣。當患者進入診室真正接觸大夫后,如果你完全無視他的情緒,再加上諸如語氣不當等誘發因素,可能糾紛和矛盾就開始醞釀了。”郝秀衛說。
最好的預警辦法, 就是提前了解情況,對患兒家長予以疏導和撫慰。
今年11月的一個周六,正在家休息的郝秀衛接到ICU一個電話,說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因肺炎住院,病情突然變化,正在搶救,但家長認為是醫療事故,不肯配合治療。郝秀衛立即趕到醫院。走進行政辦公樓,就見8個人正在和保安吵架,一定要見院長。
“請冷靜一下。”郝秀衛溫言勸道,“院長今天不在。我是醫患辦的主任,有什么問題可以向我反映。”
聞聽此言,8個人將他團團圍住。郝秀衛將孩子的基本情況一一向他們說明,孩子的父親愣住了:“你怎么了解得這么清楚?”
郝秀衛說:“我今天趕來醫院,就是為了你們的事兒。咱先別管誰是誰非,孩子的病不能拖,孩子的生命是第一位的!”
一席話說完,孩子的父親突然醒悟,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對對對,先救我的孩子!”
經過搶救,孩子最終脫離危險。而孩子的家長也終于冷靜下來聽醫生解釋病因,并專程向醫患辦表示感謝。
一起一觸即發的醫療糾紛就此得到了化解。而這背后最大的“功臣”,正是ICU醫生對糾紛苗頭的及時上報,“前鋒”拉響了預警信號,“后衛”及時跟進,化風波于無形。
上圖:徐州市兒童醫院 院長 范從海
“在我們醫院,醫患關系,不僅僅是指醫生和患者的關系,而是整個醫院和患者的關系。這涉及到醫療管理和服務的方方面面。”徐州市兒童醫院院長范從海介紹,醫院制定了“上報無責任”制度和“首問負責制”,前者規定職工只要上報糾紛就給予獎勵,如果因為涉事人如實上報,避免了糾紛,無論有無責任都不處罰;后者要求全院職工遇到投訴時都為首訴人,有給予投訴人幫助解釋的義務,在解釋不到位、病人不滿意時要帶領其到相關職能部門受理,涉及兩個部門以上的投訴或者不能明確是哪個部門的投訴,直接帶到醫患辦。
投訴是患者給醫院的最好回饋
分析投訴,處理投訴,從中發現醫療服務中的不足并改進,以此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是該院醫患辦的主要工作。
“投訴是患者給醫院的最好回饋。”郝秀衛說,“患者愿意投訴,說明對醫院還存有期盼,希望我們能夠改進。所以,每一份投訴其實都是對我們的建議,是推進醫院發展的寶貴資源,我們非常珍惜。”
去年,該院門診接待一位疑似麻疹患兒,醫生建議他的父母帶孩子去傳染病醫院接受治療,沒想到孩子父母堅決不肯。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傳染風險,醫生將他們帶到隔離區診室,由醫患辦繼續與他們溝通。醫患辦工作人員向孩子家長反復介紹麻疹作為傳染病的危害性,勸他們將心比心地為病區其他患兒考慮一下,如果傳染給了其他孩子,那豈不是對他們健康的不負責任?看到孩子家長沉默了,工作人員又進一步說道:“傳染病依法必須由專業醫院治療,咱不能干違法的事情呀!您看這樣行不行,您先去傳染病醫院治療,如果在治療過程中發現孩子還有其他兒童疾病,可隨時和我們聯系,我們派醫護人員給予支持,這樣行嗎?”幾番勸說,孩子父母終于點了頭。
“在調解糾紛的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投訴者的心理變化,了解他的核心訴求對于解決好投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郝秀衛說,為避免因為誤會引起糾紛,該院特別重視醫患溝通,尊重病人的選擇就醫權和知情同意權,大型檢查、貴重用藥、治療方案、輸液前有可能導致的輸液反應、過敏反應及對血管的評估情況,都提前告知,簽訂知情同意書。鑒于兒童輸液特點,輸液前會對孩子血管情況給予評估,遇到不好扎針的情況及時與患兒家人溝通,必要時由醫院靜脈輸液技能組成員進行治療。同時,指定專人對特殊病人、特殊病種進行醫患(護患)溝通,避免因溝通缺陷引起投訴。
我們的原則只有一個:先救孩子!
即便做到“沒事找事”、“小題大做”,很多時候,突如其來的暴力事件仍會發生。
怎么辦?
徐州市兒童醫院的原則只有一個:先救孩子!
兩年前發生在這家醫院急診室的一幕曾感動過很多家長。一位父親帶著孩子插隊,一名護士走上前,告訴他們必須排隊就診。孩子的父親情緒開始激動,一邊嚷著“俺家孩子病重,得馬上打針”,一邊拼命往隊伍里擠。兩分鐘后,這位護士再次上前勸告。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孩子父親突然轉過身,對著護士的臉就是一巴掌!
“啪!”所有人都驚呆了。
急診室里一片寂靜。護士的眼淚奪眶而出。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只見這位護士含著淚,攏了攏散開的頭發,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工作,直到30分鐘后替班的護士趕來。
事后統計,在那30分鐘時間里,這位護士為40多位患兒提供了分診、掛號和咨詢服務。
“對于暴力傷醫事件,我們絕對‘不怕事’,一定會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保護我們的醫護人員。這個護士之所以堅持工作,是因為我們所秉持的‘先救孩子’的原則,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不應該因為大人的過錯而受到傷害。”該院一位副院長介紹,那位打護士的家長最終被刑事拘留。
范從海認為,在處理醫患糾紛過程中,對于醫院有過錯的,醫院必須要勇敢承擔責任。由于患兒家屬對醫學知識掌握有限,對于一些正常醫療行為常常不理解,甚至進行投訴,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要與他們耐心溝通。如果溝通后,對那些“揣著明白裝糊涂”仍故意鬧事者,醫院絕不會手軟,堅決通過法律手段給予打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