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被醫學家稱為沉默的“殺手型疾病”,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與人們的不良生活方式,與工作壓力大、熬夜、過度疲勞有關。
徐醫附三院中西醫結合腎臟病診療中心專家吉強主任提醒道:多喝水、不憋尿,有助于細菌、致癌物質和易結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輕腎臟受損的機會。
吉主任重點介紹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病方面的優勢與療效:
慢性腎功能衰竭 現代中醫理論認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機主要是本虛與標實,本虛以脾腎不足,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等為主,而標實以水濕、血淤、痰濁、濕熱、溺毒為主。現代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以化為主,就是調理中焦,祛濕化濁。2、以排為主,就是以發汗或藥浴等法宣泄腠理,開啟汗孔,使內蘊穢濁毒邪由肌表而出。3、以解毒為主,常用黃連解毒湯與大黃、蒲公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加減。4、以行散為主。通過以上中醫綜合手段絕大部分慢性腎功能衰竭都能得到改善。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 中藥配合四聯療法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是我國腎病治療中的一個優勢,中醫理論認為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屬于風邪入絡,痰濕阻絡范疇,中藥化痰軟堅以消除其固有細胞及基質的增生,以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同時中藥亦可以減少激素毒副作用,如肝功能異常,胃腸道反應,粒細胞減少,柯興氏綜合征等以保障聯合沖擊療法完成。通過上述中藥綜合治療,許多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病情會得以逆轉。
IgA腎病 IgA腎病多由腎陰虧虛、陰虛內熱,灼傷血絡而致血尿。淤血阻絡,血不規經則血尿不止。中醫主張對IgA腎病辨癥分型,如氣虛血淤型,陰虛血淤型,陰陽俱虛型,配合不同的方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發病多在臟腑虧虛、正氣不足基礎上產生。中醫治療慢性腎炎強調扶正、清利、活血三大療法。補腎不過于溫燥,益氣養陰而絕不助熱。常用藥物如生黃芪、生白術、法半夏、淫羊藿、厚杜仲、懷牛膝等。而玄參、麥冬、蒼術、白術、石韋有清利作用。活血常用郁金、川芎等。如出現明顯血尿常加用大小薊、白毛根。蛋白尿明顯時加用全蝎、僵蠶。總之,每與臨證,既能執持,又能方圓,均有實效。
難治性泌尿系感染 尤其絕經期女性,天癸枯竭,腎氣漸虛,免疫力下降,易發生反復尿路感染。這種情況以腎陽虛、濕熱、淤阻為基本病機,多為虛實夾雜癥,故在臨證遣方用藥應以調理腎中陰陽、扶正固本為主法,根據濕熱淤血邪氣之輕重,酌量選用清利活血之品,配合溫陽活血法辯證治療,臨床驗之,每獲佳效。
糖尿病腎病 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病機之本是脾虛,痰、淤是其病理產物。因而應辨證論治,早期以化痰祛淤為主;中期宜活血通絡,化痰飲水,泄濁排毒,調合陰陽,補益氣血為主;晚期宜清濁排毒,處理并發癥為主。
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