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是各種病因使腦血管發生病變引起腦部疾病的總稱,臨床上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最多見,又稱為腦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風。急性腦血管病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甚至于并發意識障礙。慢性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因慢性的供血不足而致腦代謝障礙和功能衰退,發病隱襲,逐漸發展,如腦動脈硬化癥、血管性癡呆等。
據徐州中醫院路主任介紹:腦血管病是一種致死、致殘的常見病,是人類的主要“殺手”之一,它與心臟病、惡性腫瘤構成人類的三大主要致死原因。大多腦血管病的發作是有預兆征象的,它表現為各式各樣,有人統計有40種之多。在眾多預兆之中大致可以歸納為五類。
(1)運動神經功能失靈
這一類先兆征象最常見。由于腦供血不足使掌管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為突然嘴歪,流口水,說話困難,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跌落,走路不穩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現肢體痙攣或跳動等。
(2)頭痛頭暈
通常的表現是頭痛的性質和感覺與平日不同,程度較重,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頭痛,如果頭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先兆。頭痛、頭暈和血壓的波動有關。
(3)感覺功能障礙
由于腦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部的分析區域,感覺器以及感覺神經纖維,常表現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側肢體發麻或異物感;有的人視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時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暈感;有的肢體自發性疼痛;還有的突然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
(4)精神意識異常
如總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過度疲勞所致,而是腦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有的人表現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變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為多語急躁,有的則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或智力衰退,甚至喪失了正常的判斷力,這些都與腦供血不足有關。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雖然比較少見,也不具有特異性,但在少數腦血管病病人發病前由于腦血管病變,血壓波動,腦供血的影響而出現一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如全身明顯乏力,出虛汗,低熱,心悸或胸悶不適;有的人出現呃逆,惡心嘔吐等。
除上述五類外,少數人在腦血管病發病前可以出現鼻出血,眼結膜出血,但應排除鼻部本身疾患如鼻息肉、眼結膜炎癥或小血管出血所致的局部病變。如眼底檢查發現視網膜出血,常預示有發生腦血管病的可能。上述種種預兆都與血壓波動,腦供血不足,血液成分改變等有關。一般認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預兆以頭痛頭暈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