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的孩子顯得可愛,但過分多動的孩子卻讓家長束手無策。半年前,李女士的兒子陽陽出現了不自主地張嘴、眨眼、聳鼻,做些“鬼臉”,還不停地清嗓子。一開始,李女士認為是孩子頑皮,也沒放在心上,沒想到這情況越來越嚴重。最近陽陽又出現嘴角肌肉抽動,脾氣暴躁,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也下降,學習成績也是直線下降。李女士很著急,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癥?近日,李女士帶著陽陽來到市中心醫院兒科就診,檢查后發現,陽陽得的不是多動癥而是多發性抽動癥。
中心醫院兒科孫迎軍主任醫師介紹,陽陽出現的癥狀是典型的兒童多發性抽動癥,然而,許多家長對多發性抽動癥的認識不足,總以為孩子“多動”的表現就是多動癥。對待孩子經常出現的奇怪舉動,許多家長會“大聲呵斥”孩子,而這些對孩子今后的身心發展都是很不利的。認清兒童多發性抽動癥與兒童多動癥的表現,以便及早就診,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兩種不同疾病卻因名字相似而被混淆
兒童多發性抽動癥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癥,學齡前期或學齡期兒童,男孩多見,因多個怪異動作交替出現或同時出現就診,表現不自主眨眼、點頭、聳肩、清嗓子、吸鼻子、尖叫、罵臟話等等,抽動每天發作多次,陣發性,用意志可短暫控制,緊張時加重,睡眠時消失,常易漏診和誤診。所有患兒在早期或最終都會出現發聲性抽動,表現為清喉音、干咳等,在看電視、做作業等安靜環境中尤為明顯。部分患兒在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性抽動前,有身體局部不適感,如壓迫感、癢感、熱感、冷感或其他不適感。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綜合征,屬于輕微腦功能障礙,學齡前起病,男孩多見,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鉛中毒、食物添加劑、腦組織兒茶酚胺代謝異常等有關。幼兒期:睡眠不安,喂養困難,脾氣壞,過度活動;學齡前期:多動不寧,不聽指揮,反應過激,以跑代步,無故叫喊,不能專心做一件事,不服管教,不能靜坐;學齡期:課堂上動作多,注意力分散,不聽課,常與人打架和爭吵,很難完成作業,情緒不穩,沖動任性,學習成績差。學齡期是該病最突出的年齡期,該期發病率占學齡兒童1%-10%,這種病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患兒在學校和家庭均難與人相處,學習成績差,部分患兒到青少年或成年后可出現人格障礙。
因為兒童多動癥與兒童多發性抽動癥有一些相似點,如好發學齡前期或學齡期兒童,男孩多見,學習有不同程度障礙,讓一些家長誤認為是一種疾病,其實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多動癥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任性沖動和學習困難,但無抽動的表現。因此,它與抽動癥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而作為共患病,約半數多發性抽動癥患兒可伴有多動癥的表現。
教育、心理、藥物治療“多動”的孩子
因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較差,6歲以下盡量不用藥物治療。首先應以教育為主:1、培養患兒學前自控能力,逐步適應學校和社會的規律生活。2、心理治療:包括行為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對不服從行為給予約束,動用鼓勵、獎賞來強化好行為,建立學校每日報告卡,按照預定目標評估兒童行為,長期堅持。治療同樣需要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配合進行,心理行為治療是必不可少的,家長要避免打罵和過分指責,不要譏笑患兒,要給以安慰、疏導,改善不良情緒,不過分溺愛孩子,要鼓勵、幫助患兒。3、藥物治療:需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用藥。對于多動癥的患兒可選用常用利他林,該藥物屬于中樞興奮藥,可使注意力集中,改善活動過多的癥狀,口服后約一周起效,副作用:食欲減退,頭昏,失眠,易產生耐藥,因可引起生長發育遲緩及依賴,應在上課時用,周末和假期時停用,療程約3個月。對于多發性抽動癥的患兒可選用泰必利:適合輕癥患兒,口服一周后起效,副作用小,不良反應為錐體外系癥狀及體重增加。配合中醫治療:口服兒童智力糖漿。部分患兒可能有這兩種疾病并存的情況,治療上較為困難,有報道奧氮平對治療多動癥及抽動癥并存癥有一定療效。
門診時間:周四全天
咨詢電話:0516—85707122 18952170405
市中心醫院兒科孫迎軍:兒童多發性抽動癥
閱讀下一篇
兒童醫院心血管杜建俠: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