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名醫訪談:結核病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它的主要致病菌——結核桿菌有著頑強的抵抗力和生存力,人類與之斗爭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危害我們的健康。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聯合起來消除結核 別讓任何人掉隊”。目前結核病的發病情況怎樣?如何防控?我們來聽一聽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海泉的詳細介紹。
出現連續咳嗽、盜汗、乏力要警惕
李海泉主任說,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是患者感染了結核桿菌所導致,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結核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因此導致人們放松了對該病的警惕,近幾年來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肺結核是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癥狀是連續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咯血、痰中帶有血絲。有些病人同時還伴有胸痛、盜汗、午后低熱、全身疲乏、食欲減退等癥狀。
患肺結核后如果不能及時、徹底治療,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而且還會傳染其他人。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就要警惕,時間超過一個月就要進行PPD檢測和胸部X光片、CT、結核痰涂片等相關檢查來進一步確診、治療。
肺結核的感染取決于人體抵抗力和結核菌毒力
專家指出,結核病從兒童到老年人都可發病。結核病的傳染源是能夠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借助飛沫被排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這樣的空氣,結核菌就從傳染源進入了另一個人體。進入人體后,結核菌大部分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一部分頑強結核菌能夠在體內存活,于是,健康人就感染了結核菌。
人體感染結核菌后,是否發病取決于人體抵抗力與結核菌毒力的關系。若人體抵抗力強而結核菌毒力弱,結核菌仍可被殺死,人體沒有任何病變;若人體抵抗力弱而結核菌毒力強,結核菌就會大量繁殖,人體就會出現結核病灶和癥狀,這就是出現結核病;還有一種情況是人體抵抗力和結核菌毒力相當,結核菌就會處于“睡眠”狀態,潛伏在人體中。但一旦條件合適,如人體抵抗力突然降低,這些“睡眠”狀態的結核菌就會蘇醒而重新繁殖。
李海泉主任表示,人體接觸結核桿菌后,根據機體的防御和免疫狀態、細菌數量、毒力及對抗結核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不同的結局,可以接觸后無感染、潛伏感染或感染后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發病后可以未經治療而自愈、經治療后治愈,或者遷延不愈。
結核病可控可治 五個因素相輔相成
據李海泉主任介紹,在綜合性醫院發現的肺結核患者一般會上報、轉到專科性傳染病醫院進行下一步的治療。肺結核的治療周期長,病情容易反復。很多患者不遵醫囑,沒有規律治療產生耐藥性,不僅增加治療難度和患者花費,治療效果也不令人滿意。因此,李海泉主任強調,肺結核治療一定要遵從五個原則:早期、全程、適量、規律、聯合。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專科醫師根據病情制定全程的治療方案,聯合多種抗結核藥物,這樣可避免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又能提高殺菌效果。在治療上必須選擇合理的劑量、科學的用藥方法,規律用藥。如果用藥不當,癥狀緩解就停用,必然導致耐藥的發生,造成治療失敗。日后治療更加困難,對規律用藥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一頓不漏,更不能自以為是。
另外,李海泉主任也提醒,肺結核患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積極的心態,保持適當運動,遵從醫囑配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測及相關項目的身體檢查,以免造成藥物性肝功能損傷。
徐礦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海泉
本期專家:徐礦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海泉
徐州市呼吸學組委員,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十余年,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呼吸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及處理,尤其在肺部感染、肺部腫瘤和呼吸系危重癥、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熟練掌握支氣管鏡操作及內鏡下的治療,攻讀碩士和博士期間一直從事肺部感染和肺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篇,承擔多項市級課題。
坐診時間:星期六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