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頻道:日前召開的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研究討論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明確了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以及全科醫生培訓、聘用和管理制度建設等內容。市衛生局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意見》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著力滿足基層需要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建立起充滿生機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實現城鄉每萬居民有3名以上合格的全科醫生,基本適應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這項工作的意義十分重要。”市衛生局負責人表示,現階段全科醫生較為緊缺。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對于我市醫療衛生服務模式轉變、保障和改善我市城鄉居民健康狀況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按照《意見》要求,全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進入臨床醫師崗位的新錄用人員,必須到全科醫生培養基地接受2至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在崗醫師按要求進行為期1年的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據介紹,2012年我市全面推進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和轉崗培訓工作,目前規范化培養在培學員有93人,轉崗培訓在培學員209人。
統一規范培養制度
“在嚴格貫徹省實施意見精神的前提下,我市《意見》進行了部分調整。”該負責人介紹,特別是在推進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建設上,《意見》更加符合我市實際。
在全科醫生培養模式方面,我市《意見》明確的模式是本科畢業后3年脫產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模式和專科畢業后2年的助理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模式兩種模式。在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建設方面,《意見》提出,要依托徐州醫學院建設區域性全科醫學師資和考官培訓基地,制定全科醫學師資標準和考官標準,重點加強基層實踐基地師資培訓。
《意見》在全科醫生的繼續教育方面,還提出要適當增加對全科醫生公共衛生知識、慢性病管理、婦幼保健、殘疾人保健知識等內容的繼續醫學教育。進一步加強對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的考核,逐步探索將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獲得情況作為全科醫生崗位聘用、技術職務晉升和執業資格再注冊的重要條件。
完善聘用管理制度
該負責人介紹,《意見》加強了全科醫生的準入管理,規定從2015年起,在我市注冊全科醫師,必須經過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取得合格證書,并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醫師資格。同時我市將逐步把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或規范化培養合格證書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晉升中高級技術職稱的條件之一。《意見》明確規定,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并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的臨床醫師,方可報考或申報全科醫學專業技術資格,參加全科醫生崗位聘用,享受全科醫生津貼,兌現相應的崗位績效工資。
為解決現階段全科醫生緊缺問題,《意見》提出要強化定向培養全科醫生的技能培訓,適當增加為基層定向培養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臨床技能和公共衛生實習時間。推進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培訓,對我市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完成全科醫學知識相關培訓的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年的轉崗培訓。鼓勵基層在崗醫生通過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學歷層次;健全城市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對口支援和雙向交流機制,鼓勵城市醫院醫生到基層服務。
逐步構建激勵機制
《意見》提出要合理確定全科醫生勞動報酬。根據《意見》,全科醫生及其團隊成員屬于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式工作人員的,執行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其他在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按照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訂的服務合同和與居民簽訂的服務協議獲得報酬,也可通過向非簽約居民提供門診服務獲得報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采取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等方式,向全科醫生等承擔臨床一線任務的人員傾斜。
在拓寬全科醫生職業發展路徑方面,《意見》提出,經過規范化培養的全科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到全科主治醫師崗位。將簽約居民數量、接診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和社區衛生健康管理業績等作為全科醫生職稱晉升的重要因素。建立基層醫療衛生人才流動機制,支持全科醫生參加其他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培養基地招收學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具有基層執業經驗并取得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合格證書的全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