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記者從全區麻風病防治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去年全區新發麻風病97例,病情有回升的趨勢。廣西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指標后,一些地區放松警惕是導致麻風病回升的主要原因。
廣西歷史上屬于麻風病中偏高流行區,累計發現麻風病人27590例。多年來,衛生部門為麻風病人提供了較好的康復和治療環境。目前,全區28個康復村中都開展了潰瘍護理服務,并為病情較重的病人進行兔眼、白內障手術及假肢安裝。
衛生部門還與國內外的慈善機構合作,為一些住院病人較多的麻風病村修建道路、改造房屋、供水供電,還開展了以養牛、羊、蝦、蠶和種植果樹、甘蔗、木薯等經濟作物為內容的經濟康復項目,使一批麻風殘老病人因此受益。
自治區衛生廳疾控處副處長黎火佳介紹,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積極防治,在1997年,廣西以縣(市)為單位達到了衛生部頒布的“基本消除麻風病”的指標。由于達標后,一些縣(市)在不同程度上放松了麻風病防治工作,出現了機構撤并、人員分流、經費減少、工作滑坡的情況。
在有些縣(市),疾控部門從事麻防工作的人員從原來的一個科室減少到一個人,再從一個人減少到“三分之一個人”(一個人既管麻防,又管寄生蟲防治和免疫規劃),往往分身乏術,顧此失彼。這樣的情況,導致了廣西麻風病情回升。
200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廣西麻風病上升的勢頭有所加快。至2008年末,全區新發麻風病人97例,與2007年同期相比,病人數增加了31.08%。發現的病人多分布在新的疫區,說明麻風病有蔓延趨勢,疫區正在擴大。一些原本已經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指標的縣,又出現了超標情況。這些信息說明廣西的麻風病尚未得到徹底控制,仍有潛在病人。
今年以及今后的一個時期,廣西仍是國家麻風防治項目的省(區)之一。衛生部門要求各地加大麻風查治工作的力度,盡早發現潛伏在社會上的麻風病人,消除傳染,減少畸殘發生。針對人員不足的問題,除了麻風病防治專業人員,衛生部門還將在3~5年內,對綜合醫院和鄉村兩級的基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定期督導、考核等方式鞏固麻防工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