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訊: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日前委托相關學會、協會組織專家,對收集到的醫療事故信息進行系統分析、歸納和總結,先后編發兩期《醫療質量安全警訊》,提醒廣大醫務人員引以為戒,持續改進醫療質量,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為《醫療質量安全警訊》所做的序中寫道,國外醫療行業普遍重視研究和使用醫療“灰色信息”,美國、英國及澳大利亞等國鼓勵建立自愿性的外部通報制度,在臨床方面實行警訊制度,指導和規范醫療行為,被認為是改善病人醫療安全最基本且重要的措施之一。據專家介紹,“灰色信息”是指沒有公開的或者通過特定渠道才能獲得的信息。
近年來,骨科醫療事故鑒定案例總數居各臨床專業之首,《警訊》第一期對骨科專業病例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引發骨科醫療事故的原因包括職業修養及責任心不強、對診療常規不重視、骨科專業醫師基礎知識及技術能力較差、與病人溝通欠缺、骨科手術分級準入機制有待加強、多學科合作仍有缺陷等。
產后出血一直是導致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產科醫療事故和糾紛發生的最重要原因?!毒崱返诙趯n}對產后大出血病例進行了分析,并期望產科醫生在孕期及早發現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在分娩前充分估計發生產后出血的可能性,在產后出血發生的早期及時甄別與處理,減少產后出血導致的孕產婦死亡。
閱讀下一篇
質疑紅會利用無償獻血謀取暴利:郎咸平解讀有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