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的過渡季節,氣候特點是陽氣漸生、陽寒未盡,時常有冷空氣活動,天氣多變且晝夜溫差大。乍暖還寒的早春天,年輕的父母們要給孩子“捂”著點兒,可使稚嫩的身體適應這種冷暖氣候的變化,有利于維護孩子恒定體溫的調節,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所謂“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春捂”可不是簡單地不給寶寶褪衣,這里可是有講究的。
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養生家指出,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的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氣的侵襲。因此,在乍暖還寒的早春二月,應當注重對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腳的保暖,以免感受風寒。
把握好時機
春季氣候多變,時有寒潮過境,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媽媽要適當給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處的“捂”,可將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門外。
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加減衣服
面對時而春風和煦,時而冷風陰雨的天氣變化,媽媽應及時為孩子加減衣服。當晝夜溫差大于8℃時就需要“捂”,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隨著氣溫的回升,不能減衣太快,待氣溫持續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體弱的孩子應持續14天為妥當,讓孩子的身體逐漸得到調節,以適應氣候的變化。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閱讀下一篇
哪些原因會引起寶寶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