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痛經類的疾病,大多數只宜暫作對癥處理,一般應待月經干凈3天后再復診,補做陰道檢查。當然,也不是說對所有的陰道出血都是如此。事實上,醫生在接診陰道不規則出血的病人時,如果患者出血量多或者雖然出血量少但淋漓不盡,或閉經后出血等,仍需要做陰道檢查,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漏診或誤診的發生,只是消毒應更為嚴格。
絕經后出血的老年婦女,惡性腫瘤的患病率比較高,出血時做陰道檢查可立即判斷出血來源。如出血來自宮腔則需施行診斷性刮宮術,借以診斷子宮內膜癌或其他病變。
許多婦科手術規定要在月經干凈后7天內施行,如放環取環手術。過早實施宮內操作,因月經剛凈,子宮內膜創面尚未開始修復,宮腔內還可能殘留血液,容易導致細菌感染或激惹出血;過晚又因子宮內膜增生、肥厚,容易引起手術后陰道出血量多且時間延長,甚至與下一個周期的月經相混淆。像輸卵管通液試驗、宮腔注藥、宮頸手術、子宮卵巢切除術等一些特殊檢查和治療,也都要求在此時間內進行。
診斷性刮宮術一般要求在臨近行經期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施行。原因是,在此時能夠獲得可供病理檢查之用的子宮內膜標本。通過顯微鏡觀察內膜相,可了解是否有排卵、黃體功能是否健全。月經剛來潮時的刮宮還可排除受孕的可能,適用于月經周期紊亂和患有不孕癥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