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盆腔炎 臨床表現分急性和慢性
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大多發生在性活躍期,而在初潮前、絕經后或未婚者很少發生盆腔炎,若發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鄰近器官炎癥的擴散。需要注意的是,盆腔炎的發病率與性伴侶的多少也有關,性伴侶多者發病率高。
在我國,由于個人衛生及醫療條件的限制,或對婦科小手術的無菌操作重視不足,以及宮內節育器的廣泛應用等原因,盆腔炎也較常見。
由于病原體的毒力、病人的抵抗力、治療是否恰當等因素,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盆腔炎兩類。
一、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因炎癥輕重及范圍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發病時下腹痛伴發熱,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欲不振。月經期發病可出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非月經期發病可有白帶增多。若有腹膜炎,則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急性盆腔炎發展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敗血癥、感染性休克,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徹底治愈,則轉為慢性盆腔炎,往往經久不愈,并可反復發作。
從西醫角度而言,造成急性盆腔炎的原因大致如下——
1. 產后或流產后感染
2. 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
3. 經期衛生不良
4. 感染性傳播疾病
5. 鄰近器官炎癥直接蔓延
6. 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
7. 宮內節育器感染
從中醫角度而言,造成急性盆腔炎的原因有三類——
1、 熱毒壅盛
2、 濕熱下注
3、 瘀熱互結
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但亦可無急性盆腔炎癥病史,如沙眼衣原體、脲素支原體感染所致輸卵管炎。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當機體抵抗力較差時,可有急性發作。
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常常是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可伴有低熱、月經增多、月經失調白帶增多、不孕等。部分患者可有神經衰弱癥狀,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當患者抵抗力差時,易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從臨床觀察發現,大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會因病程長,治療效果不明顯而引起的焦慮、精神不振的神經衰弱癥狀,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工作,甚至影響夫妻關系。
第一節:左右壓膝
預備姿勢:床上坐位,并腿屈膝,兩手按于膝上。
第二節:伸臂轉體
預備姿勢:床上坐位,兩腿伸直,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按于膝上。
第三節:屈膝轉腰
預備姿勢:仰臥位,十指交叉于枕頭下。
第四節:仰臥蹬腿
預備姿勢:取仰臥位。
第五節:伸臂拍足
預備姿勢:兩臂上舉,仰臥。
第六節:側體蹬腿
預備姿勢:側臥位。
第七節:交替屈膝
預備姿勢:平臥,兩腿并攏上抬,雙膝微屈。
第八節:屈膝松腿
預備姿勢:仰臥位。
治療盆腔炎 食療調護辯證使用
對于盆腔炎的患者,飲食宜以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如瘦肉、雞蛋及各種新鮮蔬菜,可多食健脾利濕之品,如淮山、白果、蓮子、茨實、薏米等.夏天可吃西瓜汁或綠豆湯,發熱期宜多飲水,忌辛辣、煎炸、燥熱、刺激之品,忌食魚、蝦、蟹等海腥食物。
總體飲食原則:辨證飲食
A、熱毒壅盛型:高熱時,給鮮果汁、西瓜汁、藕汁代 茶服,多飲開水。
B、濕毒壅阻型:可予薏苡、冬瓜仁煎水代茶飲,亦可用銀花30g、甘草6g煎湯飲之。
C、氣營同病型:飲食宜素,流質,保持大便通暢。
E、 濕熱壅阻型:宜多食清熱利濕之品,如綠豆湯、苡 仁粥、扁豆、冬瓜、芹菜、西瓜、雪梨,亦可用土茯苓、茵陳等煲瘦肉,忌辛辣、油膩、甜粘助濕之品。
F、氣滯血瘀型:可用益母草30g、生姜3片、紅塘15 g煎水服,亦可用田七、鱉甲燉瘦肉。忌辛辣酸澀食物,以免礙血暢行。
G、肝郁脾虛型:宜加強飲食調理,可用紅棗、桂圓、淮山煲湯,以健脾;亦可用佛手、延胡索煲豬肚,以疏肝理氣。
一、急性盆腔炎的食療選方
1、綠豆薏米水
【配料】綠豆100 g、生薏仁100 g、臭草10 g。
【做法】將綠豆、生薏仁洗凈與臭草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中火煮沸,改文火煮40分鐘,調味分次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止帶
2、土茯苓煲龜
【配料】活草龜一只(大約500 g)、土茯苓50 g、瘦肉或脊骨500g。
【做法】將活草龜放入熱水中,除去龜尿后,打開龜殼,去內臟與洗凈的土茯苓加瘦肉或脊骨500 g. 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沸60分鐘,調味,早晚分服。
【功效】解毒利濕,滋陰養血。
3、桃仁雞冠茶
【配料】桃仁9 g、雞冠花30 g、紅塘適量。
二、慢性盆腔炎的食療選方
1、茨實子羹
【配料】茨實15克、蓮子15克、冰糖、芡粉適量。
【做法】將洗凈的茨實、蓮子放人鍋內,加水適量, 煮至蓮蓮子爛熟,加人少許冰糖溶化,調芡,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化濕止帶。
2、熟地核桃糯米粥。
【配料】 熟地15克、核桃肉15克、糯米50克。
【做法】洗凈糯米后與熟地、核桃肉一起同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爛,調味分次食用,連服10天。
【功效】補腎止帶。
3、蓮子銀杏淮山湯
【配料】 蓮子肉(去心)3O克、銀杏15克、淮山15克。
【做法】 上品洗凈加清水適量慢火煲一小時,飲湯食渣。
【功效】 健脾止帶。用于脾虛帶下。
治療盆腔炎 急性慢性患者有區分
一、急性盆腔炎的治療
1、一般支持治療
臥床休息,取半臥位,有利于膿液積聚于子宮直腸凹陷促使炎癥局限.給予充分營養及液體攝入,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病重者應考慮少量輸血,以增加身體抵抗力,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禁用陰道灌洗,防止炎癥擴散。
2、抗生素治療
根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療。一般選用廣譜抗生素聯合用藥,療效好。給藥途徑以靜脈滴注收效大。抗生素的應用必須達到足量,在癥狀消失后繼續用藥2周以鞏固療效,力求徹底治愈,以避免形成慢性盆腔炎。注意體溫、食欲、意識等有無變化,用藥間隔時間必須均勻,以維持藥物在體內的有效濃度而保證療效。
3、手術治療
凡有膿腫形成,經藥物治療48-72小時,體溫持續不下降,病人中毒癥狀加重或腫塊增大者;或輸卵管積膿或輸卵管卵巢膿腫,經藥物控制炎癥數日后;或有膿腫破裂時,應行手術治療,具體術式可根據膿腫部位,經腹或經陰道后穹隆切開排膿或行輸卵管卵巢膿腫切除。
二、慢性盆腔炎的治療
1、物理療法
中頻治療儀、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盆腔操等可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每一療程10~20次,間隔1~2周后可重復進行。
2、藥物治療
靜脈滴注魚腥草注射液、復方丹參 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粉針或肌肉注射魚腥草注射液和胎盤組織液。也有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退。以上針劑,可結合病情及證候選用1~2種,7~10天為1 療程。
3、中藥治療
慢性盆腔炎以濕熱型為多見,宜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除口服中藥外,臨床上常用的有毛冬青液保留灌腸和四黃水蜜外敷腹部。
4、手術治療
對于腫塊如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或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復引起炎癥發作者,可行手術治療,但對年輕婦女應盡量保留卵巢功能。
【做法】將桃仁、雞冠花洗凈后放入鍋內,加水三碗,煎至一碗,去渣,放入紅塘溶化溫服。
【功效】清利濕熱,化瘀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