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準媽媽體內激素的改變及身體免疫力的降低,牙齒、齒齦容易發生病變,而且妊娠本身也可引起一系列的口腔病變。為什么牙病會引起遠離的器官心臟發病呢?病灶學說認為,在牙病變組織中如果有外源性致病微生物感染,感染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所產生的毒素發生轉移,就會引起心臟組織發病。
像齲齒引起的牙髓炎、牙根管感染、根尖周感染等皆為口腔病灶,是播散細菌和毒素的潛在來源。另外,牙周病波及多個牙齒,感染面積大,由于牙齒松動,加上咀嚼壓力易使齦溝內細菌及毒性產物被擠到組織中,通過血液傳播到心臟,心臟受到病毒細菌的侵害也可能引起心臟感染性疾病。比如亞急性心內膜炎。
怎樣才能祛除牙病帶來的危害呢?首先,準媽媽要堅持早晚刷牙,每次進食后要漱口,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防止細菌在口內繁殖。并多吃一些雞蛋、肉類、豆制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常喝蔬菜汁等,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牙病的發生,而且對胎寶寶牙齒和骨骼發育也有好處。
貧血可能引起昏厥
貧血是準媽媽在妊娠期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妊娠后,由于準媽媽體內對氧的需求量增多,新陳代謝加快,同時子宮中,胎寶寶、胎盤發育增長使血容量增加。在增加的血液中血漿增加要比紅細胞為多,因此形成了孕期血液稀釋的現象,這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醫學上稱為生理性貧血,且較多為缺鐵性貧血,但長期的貧血,產前檢查中如不及時發現和治療,腦供血不足,血中含氧量不足就容易導致暈倒。同時貧血可造成胎寶寶營養供應不足,輕者使胎寶寶發育緩慢,重者可發生早產、胎兒宮內窘迫。
為預防或減輕貧血,在早孕階段,就應該多吃些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豬肝湯、豆腐、水蒸蛋、蔬菜湯等,少食多餐,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千萬不能偏食、挑食。口服或肌注鐵制劑,是預防和糾正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措施之一,也可選用適宜的中藥。若因貧血而昏厥,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少量多次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