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不同,用藥重點不同
實質性胃病 通常,對于胃病本身引起的精神不適,醫生會針對胃本身的病理損害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例如,用制酸藥物奧美拉唑制止過多的胃酸分泌,用保護胃黏膜藥物硫糖鋁幫助胃黏膜修復,有時還通過消除病因,如清除幽門螺桿菌等綜合措施,徹底治愈胃病。隨著病情的緩解,患者的精神狀態也可好轉,并不需要“精神藥”。
有一些胃病,特別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們的發病原因中本身就包含了精神情緒因素。這時,醫生就會判斷這些因素在患者發病中的重要程度,建議患者逐漸脫離致病環境,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適量使用調整情緒的“精神藥”。通常,若患者精神因素明顯,除了給予心理輔導以外,有時,醫生會使用一些“精神藥”干預。當然,用藥前醫生會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說明理由,取得同意后,謹慎使用。
功能性胃病 若經過仔細的檢查、分析,醫生診斷患者得的是功能性胃病。這時,用制酸藥、胃黏膜保護藥治療是無效的,醫生就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調整胃動力的藥物,如胃復安、嗎叮啉、莫沙比利等,有時,也會適當使用一些鎮靜類“精神藥”,如安定,會有一定的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抑郁癥患者是以胃病癥狀發病的,如食欲不振、胃痛等。這時,按胃病治療不僅無效,而且會耽誤患者的病情。遇到這種情況,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看心理科。
治胃病“精神藥”,不可隨意濫用
在臨床上,治療胃病的“精神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抗焦慮藥,另一類是抗抑郁藥。
抗焦慮藥 以安定(地西泮)和佳靜安定(阿樸唑侖)最為常用。后者抗焦慮作用比前者強3~5倍。這兩個藥適宜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焦慮、緊張、抑郁、失眠等。副作用發生率低,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可出現依賴性。
注意事項: 孕婦、哺乳期婦女、青光眼患者禁用。由于該藥可能產生視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服藥期間不宜駕車或操作機器。此外,安定和佳靜安定與制酸藥西咪替丁合用時,因藥物排泄減慢,需要注意調整劑量。服藥期間,勿飲酒和含酒精飲料。
抗抑郁藥 目前最常用的是氟西汀(百憂解、優克),適用于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帕羅西汀(賽樂特、氟苯哌苯醚),適用于治療伴有焦慮癥的抑郁癥患者。
注意事項: 副作用輕,應在有經驗醫生指導下服用。
總之,胃病要用胃藥治,胃病有時也要用“精神藥”治。患了胃病,患者首先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需要放松心情,如此,才有利于胃病的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