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 曹亮獨家 采訪報道:近年來,徐州零售藥店發展迅速,遍布大街小巷的藥品連鎖店、單體藥店像雨后春筍一般,極大地方便了百姓“小病進藥店”的需求。
零售藥店的發展,帶給百姓哪些方便?藥店數量的急劇增加,是否加劇了藥店之間的競爭?全程導醫網日前派專人對徐州零售藥店進行了深入采訪。
本期主題:徐州零售藥店市場現狀及所遇問題
藥店現狀:
據悉,目前我市各種規模的藥店約達到五百家左右,其中包括有連鎖藥店、單體店、加盟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一些隸屬于醫院的藥店。盡管分布不太均勻,但是也已基本已經覆蓋到了各地區,達到了構建“十五分鐘醫療圈”的目標。
目前徐州市的零售藥店形成了以連鎖藥店為主導,單體藥店為輔助的局面,這其中較為突出的連鎖藥店有廣濟連鎖藥業、恩華連鎖藥業、先聲再康連鎖藥業,此外,益豐連鎖藥業、國信連鎖藥業、潤東連鎖藥業、一樂諾佳連鎖藥業、敬君堂聯鎖藥業也都頗具規模;至于單體店則是百花齊放,徐州醫藥公司與徐醫附院聯辦的彭濟大藥房、“百年老店 地道藥材”的惠春堂藥店、徐州中醫院下屬的神農堂藥店等等,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連鎖藥業。
零售藥店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導致顧客的分散,從而使得競爭愈發激烈。對此,許多藥店根據自己的特點走出了差異化的路線,如:聘請知名老中醫坐診的惠春堂藥店、古色古香的,由徐州市中醫院醫師坐診的神農堂藥店、專賣腫瘤類藥品的上藥眾協大藥房、與二院聯辦,臨床藥品全面的彭濟大藥房還有以自選形式經營的先聲再康連鎖、益豐大藥房等等。這些創新都在逐步的改變著百姓對藥店的印象。
藥店所面臨的問題:
伴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差異化的點子層出不窮,但在這創新的背影下,也有存在著不和諧的“身影”:
一些小型的藥店環境總體感覺有些雜亂,門里門外充斥著各種廣告牌,其中不乏壯陽、增高等夸大效果的廣告,以期吸引群眾購買;
一些以自選形式經營的藥店開始經營非醫療用品,如:日化用品,化妝品等等,乍一看上去分不清是進了雜貨鋪還是藥店;
一些藥店營業員專業不過硬,對顧客的詢問含糊其辭;
還有一些醫保定點單位存在不審核醫保卡、無處方銷售處方藥、串換藥品、過度配藥服務、亂收費等問題。
這些問題無可厚非的損失著百姓對藥店的信心,充斥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怎么能吸引顧客?又如何能增加盈利?
顧客對于藥店的需求:
就如同“力是相互作用的”一樣,市場經營也是這個道理。
編者針對徐州市零售藥店進行了一個季度的走訪,發現最受顧客關注的方面主要有三點:1.藥品價格;2.是否醫保定點;3.銷售人員的態度。
對于第一點,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因為藥品屬于理性消費,顧客會在藥品之間衡量才會下決定購買,現在很多藥店都宣稱自己是“平價藥店”,但是百姓對于藥店利潤大“坑人”的印象是很難抹除的。
來看第二點,使用醫保卡消費可以不花自己的現錢消費,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在可以刷醫保卡的地方消費,擁有醫保卡的顧客消費之前都會問一句“是否可以刷卡?”編者就親眼見過因藥店不是醫保定點而放棄購藥的顧客。
再談第三點,這一點雖不是最重要的,但也舉足輕重。試想顧客已經準備買藥了,營業員卻一直“黑著臉”,這顯然會給顧客造成不好的印象,乃至會造成不在此購藥的想法或行為。
深度鏈接:藥店就在家門口——徐州市零售藥店市場調查與分析(下)
聲明:全程導醫網 獨家采訪報道,不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