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院/中醫頻道:帕金森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明確。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等。病人的癥狀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最終損害患者的動作技能、語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
根據最新統計,我國目前患有帕金森病總人數已超過200萬,約占全球此類病人數的一半。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且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并有年輕化的趨勢。
徐州市中醫院腦病中心副主任卜淵表示,我國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已患帕金森病。專家提醒,帕金森病分易感期、高危期和運動癥狀狀態期三個階段。所謂高危期就是已經患病,但是還沒有出現震顫、運動遲緩等癥狀,此時會出現一些癥狀:如嗅覺減退、便秘、睡眠障礙、抑郁等。出現以上癥狀的人群應提高警惕,盡早排查帕金森病。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帕金森病的主要癥狀是“抖、僵、慢”。但,只有這些嗎?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帕金森病除了“抖、僵、慢”,還有很多非運動癥狀,比如鼻子失靈、便秘、失眠等。
很多時候,這些非運動癥狀癥狀比運動癥狀出現得更早。有約50%的帕金森病人在早期時會出現嗅覺喪失,但往往被忽視。 便秘往往出現在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前,導致帕金森病人便秘的具體原因是自主神經受到影響,造成大量流口水、出汗及出現不正常的油脂分泌,導致體內水分減少,引起便秘。此外,患上帕金森病后,病人全身活動都會緩慢、僵硬,腸道蠕動會受到影響,這也是導致便秘出現的原因。
專家特別提到的另一個早期信號就是“失眠”,這個問題好像特別青睞帕金森病人。臨床統計顯示,大約有70-80%的病人說自己有失眠的毛病。桐鄉帕金森病人老李就診時講入睡困難、做噩夢、踢被子、特別容易驚醒、早醒等這些睡眠問題,他都遇上了。
據此,專家提醒,如果家中老人出現上述癥狀,家人需多加留心,最好能及時陪同前往醫院進行疑似帕金森的檢查。
此外,專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防止腦動脈硬化是預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通過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或減少使用奮乃靜、利血平等誘發震顫麻痹的藥物,從而達到降低罹患帕金森風險的目的。另外,加強體育運動對延緩腦神經組織的衰老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徐州中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