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上周,徐州某旅行團赴威海旅游時,全團人員因吃了不潔食物導致急性胃腸炎,不得不結束旅途。而因今年氣溫過高,食物容易變質,所以急性胃腸炎的患者激增。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主任說,每天有1/4左右的門診病人是因為拉肚子前來就診的,這也說明很多人還存在著不良的飲食習慣。
典型病例:市民小劉對醫生說:“再也不能隨便吃大排檔的東西了,急性胃腸炎害得我在家里足足腹瀉了一個禮拜,走路都沒勁了。”原來,小劉自從上周吃了燒烤大排檔后就開始出現腹痛、腹瀉,每天數次,醫院檢查發現其有低熱,血常規顯示中性粒細胞升高,診斷為急性胃腸炎。
徐礦總醫院專家提醒:夏秋季節是急性胃腸炎高發期,30%~50%患者為急性胃腸炎發作者。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胃腸炎患者不能自行濫用抗菌素,更應酌情使用止瀉劑。
飲食生活習慣導致患病增多
據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主任介紹,急性胃腸炎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在夏季多發已是每年的“規律”,這與本地的氣候、市民們的飲食習慣等密不可分。
徐州市民酷愛路邊“大排檔”,每當夜幕降臨,總能看到許多市民三五成群,坐在路邊,電上幾瓶啤酒,羊肉串、涼菜、海鮮等等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是夏季溫度偏高,食物極易變質,加之路邊衛生條件差,容易滋生細菌,就算吃了不會拉肚子,也于身體無益。
石主任從臨床角度分析,“夏季多發的急性胃腸炎主要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常見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海鮮弧菌、肉毒桿菌、大腸桿菌、諾沃克病毒、輪狀病毒等。”急性胃腸炎是由于進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腸道黏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夏季飲食要避涼避生
炎炎夏日,酷熱使人們的食欲下降,睡眠時間減少、質量下降,自身的抵抗力亦有所降低。再加上為了解暑,人們喜食冰鎮西瓜,吃涼拌食物,喜歡外出就餐,甚至在路邊攤點吃飯或進食過夜剩菜剩飯等,導致胃腸道受損,誘發急性胃腸炎,出現腹瀉。
石麗紅表示,夏天腹瀉究其原因,往往是“從口而入”,因此預防的關鍵就是要防病從口入:1、飯前、便后要洗手,避免手接觸了病原菌后吃進體內;2、要進食新鮮的食品,不要買過期變質的食品,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時容易變質的肉類、海鮮、蛋奶類、豆制品等,購買時一定要審察食物的保質、保鮮日期;3、盡量避免食用剩飯剩菜,隔夜的食品要充分加熱后吃。涼拌菜也要現拌現吃,最好加些米醋及蒜,以起到殺菌作用。并且涼拌菜要使用專門的刀、板切割,盡量避免生熟混雜。4、夏天盡量不購買肉類熟食,如食用最好在食用前再次高溫消毒。
如果出現腹瀉怎么辦呢?專家建議,一旦出現腹痛腹脹、嘔吐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其次,家中可常備一些治療腸胃炎、腹瀉的藥物,如藿香正氣、黃連素等。再次,如腹瀉嚴重可依具體情況服用些淡糖鹽水補充水液以避免出現電解質紊亂。
特邀指導專家
石麗紅 ,副主任醫師,徐州市消化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消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熟練掌握消化內鏡操作,其中包括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胃造口術,胃結石鈥激光治療,內鏡下胃腸息肉治療。在消化系統疑難病及危重病例處理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在省級以上論文近十余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