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秀娥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先后被評為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首批優秀青年骨干醫師、優秀專家、優秀科主任,徐州醫學院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科技振興計劃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徐州礦務集團公司中青年優秀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巾幗建功標兵、科技創新標兵、優秀專家、勞動模范、十佳共產黨員,徐州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國資委優秀黨員等稱號。
“治好一位患者就是多了一位親人”
在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這里的醫生護士都認識70多歲的陶大爺。"魏主任,我沒有事,現在很好,就是來看看你的!"幾乎每個星期,大爺都會樂顛顛地來到神經內科主任魏秀娥的辦公室。
原來,陶大爺以前是不能一個人出門的,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經常會突然跌倒,摔得鼻青臉腫。來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時,他身上、面部甚至額頭,到處青一塊紫一塊滿是傷痕。
魏秀娥主任為其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經過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其供應顱內的4根大血管有兩根已經閉塞,另兩根也出現嚴重的血管狹窄。在做了血管支架植入術之后,陶大爺再也沒有出現過發作性意識喪失。原來一個人不敢出門,一出門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摔倒了,現在感覺非常幸福——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四處溜達了。直到今天,神經內科已對他隨訪5年,老人一直安然無恙。每個星期,老人都會到門診給魏秀娥報平安,然后樂呵呵地向她揮手道別。
這樣的事情經常會發生,從醫多年來,魏秀娥用她付出的一切汗水、辛苦換來了病人、同事的認可,并在今年再次被市衛生局評為徐州市百名 “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
醫術精湛,探索無涯
作為科室的領頭羊,魏秀娥帶領神經內科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神經內科急診治療中,最多的就是腦梗患者。而這類患者很多在夜間發病,一旦發病有可能致命或致殘。腦梗死的治療關鍵是要抓住“黃金4.5小時”的寶貴時間。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腦梗死的最有效辦法是開展rt-PA靜脈溶栓治療,但前提是患者發病時間不足4.5小時。
魏秀娥和同事們開通了腦卒中救治綠色通道,確保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有效救助,通過此項技術幫助數十位患者走上健康道路。去年中旬,一位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綠色通道,僅僅用一個小時該患者就成功接受rt-PA靜脈用藥,當天恢復了活動能力。
神經內科作為江蘇省醫學臨床重點專科,徐州市神經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魏秀娥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主持完成的省、市、局級課題、新項目,研究成果分別獲得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江蘇省煤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徐州市新技術引進一等獎、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徐礦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血管內支架置入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領域的最權威的先進技術,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成功完成了顱內動脈瘤的栓塞治療,淮海經濟區神經內科首例顱內支架置入術。
個性化單元療法 讓腦卒中不再可怕
魏秀娥秉承“德醫并修”的醫訓,深知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溫暖的人情和博大的愛心。十幾年來,她就懷著這樣一顆火熱心,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實現著自己的誓言。帶領全科醫護人員給貧困患者捐款,開展“感動服務”,常年下基層醫院講課,進入社區義診。
面對每一位腦血管疾病患者,魏秀娥都會積極尋找病因,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從患者的個性出發,制定出最佳的方案。卒中單元是集藥物治療、肢體康復、心理康復、語言康復為一體的系統化治療,早期康復對于腦血管病患者減少后遺癥、加快康復有益。一切為了病人,也是魏秀娥從醫以來的基本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