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這份“對癥掛號表”中,包括了頭痛頭昏、呼吸困難、嘔吐腹瀉等生活中最常見的不適癥狀,例如頭痛頭昏,可以掛神經內科或者心內科,如果同時伴有視力障礙,則可以掛神經外科;如果呼吸困難,建議去呼吸內科或者心內科;如果嘔吐伴有全腹痛,掛普外科,嘔吐伴嘔血黑便,則掛消化內科……
徐礦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趙杰談到,到醫院看病,每天起大早去交錢排隊,最終還沒有去到應當去的科室。下面這份表單的出現,可以防止耽誤治療,節約時間和精力。
怎么找到最對口的醫生?
到醫院看病,聽得最多的就是“某某醫生看失眠很好,某某醫生專門看慢阻肺……”。那么如何確定醫生的專長和自己的病情匹配呢?
患者在就診之前可以在醫院的網站上查看相關專業的名教授名單。而且醫院的掛號處、門診大廳等地方,會有醫生的照片、職稱和專長等介紹,包括這些專家的畢業院校、學位、擅長方向等。
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你還可以利用醫院的導診臺,會有工作人員為你提供咨詢服務。建議患者充分利用導醫臺,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你的問題足夠多,往往能找出一家醫院對你的病情最為“對癥”的醫生。
醫生的職稱越高,醫術越好?
據了解,醫院里職稱評定的情況比較復雜,除了臨床上醫療職稱(如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等),還有教學職稱、科研職稱等。
雖然職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醫生的水平,但絕對不能說明一切。比如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發表過很多研究成果,申請過重要科研課題,這僅僅表明他在學術上有成就。而患者最關心的醫術,其實是醫生的臨床感覺、臨床思維和臨床經驗,是他是否能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病情,并給病人開那種受益最大、風險最小的藥。因此,即使擁有頂級職稱的醫生,也不可能在每個專業范圍內都是專家,不建議患者單純迷信職稱。
那么如何找到一個醫術好的醫生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評價醫生的高下,業內的口碑最靠譜。最簡單的方法是,醫生們的家人生病了,他們會找誰看?看看醫生同行們推薦誰,比如該院醫生看病都找誰。
就診時該如何跟醫生交流?
在門診,每個病人就診時間平均只有5-10分鐘,專家門診也只有15-20分鐘,必須使醫生在這短短幾分鐘內獲得最大量信息,因此溝通技巧非常重要。專家建議,病人在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勇敢、有禮貌地問。畏懼、尷尬、怨恨……這些情緒會在病人和醫生之間筑起藩籬。要禮貌地告訴一聲你需要點時間,問些問題。
比如肺炎患者,會跟醫生說咳嗽、發燒等,但如果同時有腹瀉則會認為與肺炎無關而略去不說,實際上肺炎同時有腹瀉往往提示一種特殊、重癥疾患即軍團菌肺炎。不要過多強調一些非特異癥狀,比如“沒勁”、“出汗多”等,這些往往不具備特殊臨床意義。如果害怕某種檢查,對身體的某些部位的檢查感覺害羞,也要開口說出來。不遺漏任何一個問題,如果事后發現忘了提出或沒有理解的問題,一定要在下次復診時問清楚。
看病之前,記得把這些資料準備好
1.你的癥狀:
什么癥狀?什么時候開始的?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什么頻率?
2.你的健康史:準備一個個人健康筆記,上面列著你既往的健康問題。
3.個人信息:你是否感覺到有壓力,你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4.現在所用的藥物:把藥瓶帶給醫生看,或列張單子,包括什么時候服用,服用頻率和劑量,有沒有服用其他補藥。
5.服藥過后有沒有副作用: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癥狀,是否對藥物過敏。
6.所做檢查:做過哪些檢查,檢查單和報告單,在其他醫院看病的病史記錄。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