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大夫,你看我的超聲報告單上說頸動脈狹窄已經75%了,可是我卻沒有什么癥狀,到底需不需要治療呢?”拿著自己的體檢報告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下面小編帶你跟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陶中海主任一起一探究竟吧!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
在高脂血癥、高血壓、吸煙、糖尿病和高胰島素血癥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內皮受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炎性細胞黏附以及血栓形成,同時含高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沉積,逐漸演變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斑塊逐漸增大阻塞血管腔就造成了管腔的狹窄,嚴重時甚至造成管腔的閉塞,導致相應區域的供血不足。
頸動脈狹窄的表現
陶中海主任指出,頸動脈是大腦的主要供血動脈,很大一部分頸動脈狹窄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大都在體檢時偶然發現。當狹窄嚴重時可造成相應區域的供血不足,最常見的表現有一過性黑蒙、視物模糊、耳鳴、惡心嘔吐、肢體感覺障礙及肢體無力,若動脈管腔完全閉塞或者脫落的栓子完全阻塞腦血管,可以引起腦梗。
手術及支架置入指征
頸動脈狹窄主要有藥物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以及頸動脈支架置入術三種方式。對于有腦缺血癥狀如頭暈、視物模糊、一過性黑蒙的患者來說,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50%,就應該進行手術或支架置入;對于沒有明顯癥狀,但狹窄超過70%的患者來說,同樣應該采取手術或支架置入的方法
控制危險因素
陶中海主任提醒:對于其他發現頸動脈狹窄的患者來說需要采取積極的干預來延緩斑塊的發展,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避免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1) 控制血脂:合理使用他汀類、貝特類以及煙酸類降脂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在2.6mmol/L以下,合并多種危險因素的極高危個體應小于1.8mmol/L;
(2) 降血壓:合理應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或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目標值應小于130/80mmHg;
(3) 抗血小板:無癥狀頸動脈狹窄>50%建議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
(4) 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控制體重
(5) 定期復查:對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50%的患者每年應復查頸部B超,評估疾病的進展或緩解以及對治療干預的反應。
出鏡專家
門診時間:周六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