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55歲的劉叔叔這半年來大便總是不正常,有時4、5天只排一次便,有時一天得跑好幾趟廁所,偶爾還會看到大便里夾帶著血絲,劉叔叔起初以為是痔瘡,沒放在心上,但是最近這些癥狀愈發加重了。在家人的勸說下,他終于來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大便異常竟然是因為得了結直腸癌!
有的讀者不禁要問:“什么是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下消化道(結腸和直腸)的癌癥,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俗稱“大腸癌”。
“隱形的殺手”
研究數據顯示,結直腸癌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常見的五種腫瘤之一,我國每一萬個人中就有2人患有結直腸癌。中老年人是結直腸癌的高發人群,約90%的病例發生在50歲之后。
據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石麗紅主任介紹,結直腸癌的形成過程中可以沒有任何明顯的癥狀,許多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因此結直腸癌也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圖為結腸鏡檢查
早期篩查至關重要
事實上,結直腸癌可以通過早期篩查來發現癌癥或癌前病變。“我們建議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即使沒有察覺癥狀,也要開始定期進行結直腸癌篩查。” 石麗紅主任介紹說,“篩查檢測手段包括:結腸鏡檢查、糞便隱血試驗,CT結腸成像和乙狀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是最常用的篩查方式,也被認為是結腸癌篩查和檢測的黃金標準。癌前病變(如息肉)可通過結腸鏡檢查被查出,從而預防由息肉惡變發展而來的結直腸癌。結腸鏡檢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優點,通常是在鎮靜麻醉狀態下進行,以確保患者能夠感覺舒適。病變部位(如息肉)常常可在檢查的同時予以摘除。
結腸鏡檢查后發生嚴重并發癥的幾率很低(約為0.2%),因此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檢查方式。檢查可能帶來的風險主要是在息肉摘除過程中發生出血或穿孔。相較于年紀輕的患者,年齡較大的人(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人)產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有所增加。
哪些人需要更早做結腸鏡檢查?
年齡和家族史是結直腸癌最為重要的兩個風險因素。石麗紅主任指出,對于有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持續性腹痛、便秘、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貧血等現象的人士而言,應當考慮更早地進行結直腸癌篩查。有結直腸癌或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特別是有一級親屬在50歲前被診斷出此類疾病的人,也同樣需要更早地進行篩查。炎癥性腸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結直腸癌風險,因此需要引起重視,應當與消化內科醫生討論來決定何時進行篩查。
“結直腸癌篩查并不是做一次檢查,結果良好,就從此‘高枕無憂’了。” 石麗紅強調,“何時進行重復篩查取決于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以及早前結腸鏡檢查的結果。此外,最初沒有做結腸鏡檢查而采用其他篩查和檢測方法的患者,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來對異常的檢查結果做進一步評估。”
結直腸健康小貼士
除了及早檢查、定期隨訪,健康的飲食和有規律的運動也可以降低患結直腸癌的可能性。石麗紅主任建議大家在平時減少食物中脂肪的攝入,少吃紅肉,多吃新鮮蔬果、五谷雜糧;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保持充沛的睡眠、適當的運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