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象:長期久坐少鍛煉,頸椎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增加
33歲的吳女士一直脖子酸痛,半個月前突然手臂麻木,站也不是坐也不行,臥床還得“借勢”,稍一翻身或姿勢不對也疼得厲害。到醫院一查,竟是頸椎病。吳女士告訴醫生,他上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電腦前干活,下班也經常宅在家里打游戲。平時雖然鍛煉少。經過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醫生細心治療,吳女士手臂麻木感覺已經解除,檢查之后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長期久坐腰肌缺乏鍛煉力量相應減弱,可以導致頸椎病。”據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范后寶主任介紹,隨著長期伏案、長期開車、久宅一族的不斷增多,頸椎相關疾病發病率增加,這段時間以來科室就陸續收治了幾十個這種病人。范主任強調治療慢性頸椎病要趁早。
■很多患者對疼痛治療存在一定的誤區
■ 誤區一:使用激素危險大
由于媒體對激素的片面報道,許多疼痛患者也經常擔心藥物里有激素。實際上,激素是治療急性、亞急性軟組織創傷、免疫性疾病所導致疼痛的良藥,關鍵是應掌握使用原則。在醫生指導下小劑量短期給藥是安全的,激素類的藥物具有消炎作用,也能減輕疼痛。但如果長期應用激素可導致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消化性潰瘍、肌肉萎縮等,對原來伴有上述疾病的人更是禁忌。因此,疼痛治療中糖皮質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合理使用是治病的良藥,濫用則會給患者帶來損害。
■ 誤區二:有疼痛感覺沒有及時就醫,認為疼得厲害再看病
很多人對疼痛存有不少錯誤認識:認為疼痛“忍一忍就過去了”、“吃點止痛藥頂頂就行”,只有在痛得無法忍受時才就診,結果延誤了病情;出現這樣或那樣疼痛時,又不知該到哪科醫治,結果走了一大圈彎路才找對地方,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誤區三:疼痛門診治標不治本
這個想法是患者對疼痛門診最大誤區。目前國內疼痛專科尚未正式列入醫療建制,有些醫生也不了解疼痛醫學,許多人還認為“疼痛僅是一種癥狀”,很少想到疼痛治療,而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幾家大醫院建有正規化的疼痛專科和病房,這導致不少人誤解治療疼痛只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慢性頑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疼痛治療能解除病人痛苦,當然就是“治標又治本”。
■微創射頻治療效果顯著,更加人性化
射頻熱凝靶點治療是在C型X光機下準確定位,數字減影下實時監測,導航系統的精確引導下直接把突出部位的髓核變性、凝固;收縮減小體積,解除壓迫。不傷及正常的髓核組織,同時修補了纖維環的破裂、滅活了盤內新生病變超敏的神經末梢。這種方法是哪個地方有病就去掉哪個地方,沒有病的地方絲毫不傷,使治療更綠色化、更人性化。這些安全措施是任何設備和方法所不具備的。把醫生、病人最關心的安全和治療問題提到了極點,使醫生做脊柱手術根治椎間盤突出就像散步、嘮嗑一樣輕松自然,得心應手。成為二十一世紀脊柱外科最大的奇跡和亮點,是目前國際上最微創、最安全、病人痛苦最小、見效最快、風險最低的一種治療方法。
專家推介:范后寶,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996年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麻醉系。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學會會員,中國針刀學會會員,分別在北京宣武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疼痛科進修。在徐州首先開展了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射頻、臭氧及椎間孔鏡的微創治療。在國家省市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專家擅長:擅長危重病的麻醉及治療各種頭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癌性疼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治療、對老年性骨性關節炎及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有獨特的治療效果。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六
聯系電話:13813466355
Q Q:605681845
徐州仁慈創傷醫院咨詢熱線:0516-8732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