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作為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的專科醫生,和病人或家人溝通交流病情的時候,經常有人會問,我們這個病人還能活多久?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回答起來需要涵蓋方方面面,否則很容易誤導或讓家人誤解。為了解釋清楚,其中經常談到的是5年生存率。
當我們提到5年生存率的時候,大多數人群可以正確理解。卻有人會說,“我們家的病人只能活5年了嗎?”,也有人說“活過5年腫瘤就徹底治好了,就和正常人一樣”。
腫瘤治療為什么有“5年”這個概念?
5年,對于腫瘤患者來講是一道坎如果能跨過5年就被稱為“臨床治愈”。
那么,什么是5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是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臨床上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估腫瘤治療的長期療效有其一定的科學性,主要是由于大多數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后,部分患者會出現復發轉移或者耐藥進展甚至死亡。對于可通過根治性手術切除的腫瘤,約80%的復發或轉移事件發生在根治性手術后3年內,另有約10%左右發生在根治術后5年內,如果根治術后5年都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再次復發的風險和幾率就很低了,可以認為是臨床治愈(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復發風險)。
因此,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估腫瘤治療的療效,我們要知道,癌癥五年生存率,僅僅是一個統計概念,并不是特指某一位患者的結局,它針對的是總體癌癥患者。幾年的生存率只是一個預估,即使是患者診斷為五年生存率極低的晚期肺癌,也不能武斷地認為自己活不到5年,畢竟每位患者病情分期、個體存在差異性,不能一概而論。
到底什么決定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
1.最主要的是肺癌的分期
戰國時期韓非的《扁鵲見蔡桓公》中,扁鵲提出疾病的四個階段:1.疾在腠理。2.病在肌膚。3.病在腸胃。4.病在骨髓。認為疾病是由外及內,由表及里的發展演變過程。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的是疾病的發展階段。如果從外邪入侵的中醫視角看,非常有道理。但就腫瘤而言,比如肺癌發病位置在肺,就不能用中醫理論去解釋影響病人治療效果的原因。我們提出了,腫瘤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理論。早中期腫瘤我們認為屬于局部病變,晚期特別出現遠處轉移的病人,我們認為屬于全身性疾病,這樣和中醫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與肺癌類型及分化程度有密切關聯
有的肺癌類型惡性程度較高,比如小細胞肺癌、差分化肺癌等,即便是在早期發現,五年內生存率也相對較差。對小的肺癌病灶也不能掉以輕心。有報道,某中年女士體檢發現左上肺混合磨玻璃結節,10mm,形態不太規則,三維成像顯示有小血管穿入。三個月后復查,病灶并沒有縮小,實性成分似乎略有增多。該女士果斷選擇手術。然而,2年左右病人常規復查時竟然發現肝臟多個結節,最大病灶2cm,穿刺活檢提示為肺癌肝轉移。小病灶居然出現遠處轉移?然而,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上絕不是孤立事件。
那么,為何如此早期的肺癌會在這么短時間內發生轉移呢?
肺癌的分期是按照原發灶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遠處是否轉移來劃分的,分期越早確實預后越好,但分期不是決定病人是否復發轉移的唯一因素。有些II期或III期的肺癌病人手術后能夠臨床治愈,而少數極早期的肺癌卻出現復發轉移。回顧這個病人的術后病理,結果提示:浸潤性腺癌,腺泡型為主,微乳頭成分25%,脈管見癌栓,STAS(+),淋巴結無轉移。按第八版AJCC分期,病理分期屬于IA1期,非常早期的肺癌。按照指南建議,分期這么早的肺癌病人,術后只需要定期復查就行,術后不必進行放化療或靶向治療。我們分析后認為,這個病人有5個高危因素:1.微乳頭成分達到25%;2.脈管內見癌栓;3.氣腔內有播散(STAS陽性);4.年齡比較輕;5.3個月隨訪時間病灶有進展。這類病人特別需要我們注意治療方案的個體化選擇和設計,不能簡單的歸屬于早期肺癌,而是從整個人體的角度去評估病情特點。推薦的手術方式是肺葉切除術,不建議選擇肺段或肺楔形切除,術后可考慮輔助化療和(或)靶向藥物。相信隨著醫學的進步,大數據的完善,對肺癌的發病機制,轉移的原因認識會越來越深入。
3.治療方案的選擇和設計
總的來說,癌癥存活率主要關系到了癌癥分期、類型、治療等三大方面。越是早期肺癌,治療效果越好、生存率越高。到晚期之后,并發癥、死亡也是可以預見的結局。
隨著醫學進步,新的治療方法不斷出現,靶向藥物,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中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驚人的,越來越多的病人從中獲益,五年生存率不斷提高。我們經常會說,早期肺癌絕大多數治療效果很好,晚期肺癌有少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也很好,而且,這個少數人群的比例還在逐年增加,只要配合治療堅持活著,總會有機會出現奇跡。多了解肺癌的一些科普知識,多和專業醫生交流,遵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規范化治療,更多的肺癌病人才能順利通過5年這道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