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醫院/三院頻道:有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列第三,并呈上升趨勢。專家指出,大腸癌具有早期容易被發現,惡變所需時間較長,早期手術5年生存率超過90%等特點。但令人痛心的是,從息肉到癌變大約需要7~10年時間,明明很容易就能查出的病,卻因沒有防范意識,多數發現時已到了中晚期,錯失治療良機。
為什么患腸癌?根源在于飲食
徐州市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唐偉松表示,有一部分直腸癌可能是遺傳因素引起,但最根本的是飲食問題。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辦公桌前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并刺激腸黏膜;年輕的上班族長期吃快餐,飲食過于單一,熱量高又缺乏纖維素,這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值得警惕的是,因直腸癌在發病早期并沒有明顯特異癥狀,和痔瘡的常見癥狀一樣都是便血,很多年輕人誤以為肛門出血、大便帶血就是痔瘡,致使很多直腸癌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了。
大便習慣改變要警惕腸癌
腸癌早期常無特殊癥狀。其發展后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貧血、食欲下降、糞便中帶血、膿或黏液。腹痛也是早期癥狀之一,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出現腸梗阻時則腹痛加重或為陣發性絞痛。便意頻繁,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肛門有下墜感,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有膿血便。
出現此類癥狀的人群應及早去正規醫院做檢查,一般需做直腸指檢,是最常用最簡單的檢查方法,而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癌的“金標準”。因此,建議普通人群40歲開始做腸鏡檢查。而對于有家族性息肉病等遺傳因素的高危人群,則應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多吃蔬菜水果促排泄
結直腸癌的得病原因,一部分跟帶有遺傳性的結直腸息肉有關,一部分跟現在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都是催生結直腸癌的因素,也是導致息肉的主要原因。如果攝取的食物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便秘,使糞便中的致癌物長時間刺激腸壁。因此,預防直腸癌,養成排便習慣預防便秘很重要。
改變飲食習慣,豐富食物種類。為了身體著想,上班族還是少吃快餐為妙,盡可能多吃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芹菜、雜糧等。平時吃水果時,香蕉、蘋果、雪梨等交換著吃,給腸胃一種新鮮感,就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
便秘的人,早起喝一杯250毫升的鹽水,晚飯后半小時喝一杯250毫升鹽水。鹽水可以順利到達結腸,促進排便。
徐州腫瘤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