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折磨 求醫無果
回想起病癥初起,只是偶爾的腰部不適,可誰能想到,這竟是噩夢的開端。隨著時間流逝,病情逐漸加重,李老先生走不了多遠就得停下休息,就連坐著、躺著,疼痛也如鬼魅般揮之不去,常常讓他徹夜難眠。為了擺脫這如影隨形的痛苦,李老先生踏上了漫長的求醫之路。他輾轉多家醫院,看了十幾位醫生,得到的卻都是同一個答案:病情嚴重,需要外科手術給椎管減壓。
然而,命運似乎又給李老先生設下了一道坎。他曾患直腸癌,經歷過多次外科手術,身體狀況極差。面對這樣的情況,多家醫院都犯了難,年齡大、基礎疾病多,傳統開放手術風險太高,只能建議保守治療或選擇風險較小的微創手術。但常見的“椎間孔鏡”和UBE,由于操作空間有限,對于李老先生嚴重的椎管狹窄,很難保證手術效果。
就在李老先生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命運出現了轉機。朋友偶然間向他介紹了徐礦總醫院骨科葛行新醫生正在推廣的OSE(Oblique Spinal Endoscopic)微創手術。這種手術巧妙融合了椎間孔鏡和UBE的長處,創傷小、恢復快、操作簡便,簡直就是為李老先生這類不適合開放性手術的老年患者量身定制。
了解OSE 重拾希望

李老先生慕名找到葛行新,他心里只關心兩個關鍵問題:自己能不能做OSE手術?這個手術到底好在哪?
葛行新詳細詢問病史、查看病歷和影像資料后,給出了肯定的答復:“您的病完全可以實施OSE手術。”隨后,他一邊畫圖,一邊耐心解釋:“OSE是微創手術,通過一個僅約1.5厘米的切口,借助特殊內鏡系統,能清晰看到椎管內結構,精準操作。和傳統椎間孔鏡手術比,它操作空間更大、視野更寬,能更有效地解決椎管狹窄問題。而且因為微創,術后恢復快,對身體損傷小。”聽完這番解釋,李老先生心中的疑慮煙消云散,當即辦理了住院手續。
手術成功 恢復良好
手術前,葛行新和團隊成員反復溝通、討論,精心制定手術方案。手術當天,在葛行新精湛醫術和團隊緊密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第二天,李老先生就能下床活動,恢復效果堪稱驚艷。在骨科醫護人員的悉心護理下,李老先生按照護士指導進行康復訓練,身體各項功能逐漸恢復。曾經疼痛難忍的腰部不再作祟,走路也變得輕松自在,心情也隨之愈發舒暢。
專業提醒 健康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徐礦總醫院是我市較早開展OSE手術的醫院,OSE手術適用于嚴重的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輕度的腰椎滑脫與腰椎不穩以及對微創手術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它能為椎管狹窄導致行走困難的患者擴大椎管容積、減輕神經壓迫;能同時處理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椎管狹窄問題,實現更徹底減壓;還能為輕度腰椎滑脫與腰椎不穩患者通過內固定等技術實現穩定與減壓雙重目標;更以微創、恢復快的特點,滿足因年齡、基礎疾病等對手術創傷要求高的患者需求。
不過,葛行新主任也特別提醒,雖然OSE手術優勢眾多,但不是所有椎管狹窄患者都適合,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考量,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近年來,腰椎椎管狹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年輕人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腰椎力量和靈活性,合理攝入營養,長時間工作或活動時適時休息、調整姿勢,保護好我們的腰椎。
專家介紹
葛行新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脊柱外科科主任助理,主任醫師。擅長脊柱退變,創傷,側彎及腫瘤手術,特別在脊柱微創領域有獨到見解,控長椎間孔鏡,UBE,鏡下融合, MIS-TILF,及纖維環修復縫合技術。 2005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骨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在國家級及省級醫學雜志上發表數十篇專業論文,能夠熟練開展骨科創傷、脊柱、關節等復雜手術,2013-2014在上海長征醫院骨科進修學習,師從我國脊柱微創專業學科帶頭人葉曉健教授,尤其對脊柱及脊柱微創治療有獨到見解,能夠不斷學習新技術,率先開展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不斷開展新技術,多次獲得‘’院三新技術‘’一、二、三等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