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肺結節是我們體檢報告上經常出現的一個詞,雖然多數都是良性的,但也始終是一種健康隱患,很多人難免會陷入恐懼和焦慮。
事實上,如果我們從根本入手,調理好“結節體質”,就能很好地預防結節。
結節體質一:肺氣虛
常見癥狀:疲乏體倦,氣短胸悶,容易受涼感冒,容易出汗怕風,面色淡白,舌色淡,這類人群常見肺結節。

調理穴位——中府穴
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食指放在對側的鎖骨下窩的第一肋間,中指指腹對應的位置就是中府穴。
點按或按壓,每次3~5分鐘,兩側輪流按,能夠宣肺理氣、止咳平喘。
結節體質二——痰濕內阻
常見癥狀:胸悶、咳嗽咳痰、疲憊身重、口中黏膩、腹脹食欲不佳、大便黏滯、小便渾濁、舌苔膩。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不僅有司呼吸的功能,同時還有通調水道、促進全身水液代謝的作用,而脾氣就是促進肺這個功能的動力來源。
如果脾氣不足的話,就會導致水液代謝停滯,積聚在體內會形成痰飲。


調理穴位:豐隆穴+尺澤穴
豐隆穴:在外踝尖和膝眼連線的中點,在我們最高的骨頭外緣的兩橫指處。
尺澤穴:手肘稍微彎曲,肘橫紋中間大筋的外側(靠近大拇指一側)凹陷就是尺澤穴。
這兩個穴位一升一降,能幫助我們健脾、益肺、化痰。
豐隆穴處的肌肉比較厚,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來按壓,例如筷子圓頭、筆帽等。
發現肺結節,走好這三步
浙江省杭州市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張志娣介紹,肺部結節是指肺部單發或多發的直徑≤3厘米的肺部陰影。
近年來,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一方面可能跟高分辨率CT的普及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空氣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壓力等各種因素相關。
發現肺結節,萬萬不可忽視,但也不用驚慌,走好下面三步。
第一步:專科就診
就診時需注意:科室可選擇胸外科、腫瘤科或呼吸科,三選一即可。
首次就診建議帶CT片,因為肺結節的形態、大小、性質及數量等因素決定其危險程度,專科醫生會根據片子做出專業的評估,確定下一步治療選擇。
后續的隨診建議盡量選擇同一家醫院,方便醫生對CT片進行前后對比。
第二步:調整心態
有很多患者誤以為肺結節很可能就是肺癌,所以憂心忡忡。
其實肺結節可能是炎癥、結核、肉芽腫、血管瘤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惡性結節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有研究表明,在東亞地區肺結節的發病率為35.5%,而其中診斷為肺癌的肺結節僅占0.54%。
發現肺結節后,有些患者都非常緊張,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不良情緒是疾病的溫床,因此要學會及時調整心態、排解焦慮情緒,積極樂觀處事。
第三步:調整不良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請戒煙戒酒、避免熬夜、均衡飲食、適當運動。
中醫如何治療肺結節
發現肺結節后,如果平素身體無不適表現、體檢無其他異常,那么可以不加干預,定期復查即可。
如果存在下述幾種情況則建議觀察期間中藥干預:1.結節較大,影像學性質難以確定,需要短期密切隨訪;2.平素小病不斷,常感不適;3.體質有偏頗;4.有腫瘤家族史。
中藥講究“以偏糾偏”,通過選擇寒熱溫涼不同性質的藥物,糾正患者體質中的寒熱偏盛問題,以調和陰陽。
如能配合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堅持用藥3~6個月,身體狀態就會有明顯的好轉。(來源:健康人人)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