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防聾合作中心會議暨中國聽力論壇日前在京舉行。與會專家提出,目前發達國家聽力與言語障礙兒童康復率高達80%以上,而我國僅為 29.7%,我國聽障兒童康復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康復效果等仍面臨多項挑戰。截至目前,我國仍有5個省(區、市)無人工耳蝸定點手術醫院,68個地級市無聾兒康復機構;在已有的聾兒康復機構中,仍有57%的機構無測聽條件,68%的機構無助聽器驗配能力。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胡向陽表示,在新生兒疾病篩查方面,我國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全國新生兒疾病視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篩查率分別為80.3%、 33.7%和21.7%。在專業人員培養方面,我國也存在巨大缺口。比照發達國家水平,我國需要聽力學人員5.3萬人、言語矯治專業人員近49萬人。而實際上,我國上述專業人員分別僅有7775名和100名。
北京同仁醫院世衛組織防聾合作中心主任韓德民等多位專家建議,加大國家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法規建設,建立聽障兒童篩查、報告、轉介、早期干預的工作機制以及康復服務網絡;加強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專業機構建設和專業人員培訓,開展聽覺口語師、學前康復教師和言語矯正師的培訓和認證等;開展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助聽產品、聽力檢測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等。
據統計,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約2780萬,其中,0~6歲聽障兒童約13.7萬,且每年以2.3萬的數量遞增。2011年,中央財政投入19.43億元,計劃“十二五”期間為16865個中低收入家庭聾兒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為18000名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截至目前,我國累計約有37萬名聽障兒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
此次會議是由世衛組織主辦的首個全球防聾合作中心工作聯席會議,旨在推動落實世衛組織聽力障礙預防工作規劃,加強各防聾合作中心及世界衛生組織間的密切合作。會議由世衛組織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合作中心——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承辦。
深度鏈接:徐州助聽器網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