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口腔醫院/口腔頻道:今年全國愛牙日的主題是“定期口腔檢查 遠離口腔疾病”,提倡大家做好牙病預防工作。然而,中華口腔醫學會最新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北上廣成4城市,超過六成居民都會等到牙齒有病了才進行檢查,真正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檢查的不到三成。
針對國人不重視口腔健康,牙病“治”大于“防”的現象,徐州市口腔醫院牙周科主任孫鵬提醒大家,預防勝于治療。若不注重預防,牙病進一步發展,則會對牙齒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定期口腔檢查、早晚清潔牙齒、餐后嚼無糖口香糖及時進行口腔清潔,都是預防口腔疾病的好辦法。
超六成居民對牙病只“治”不“防”
據中華口腔醫學會《城市居民飲食與口腔護理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人們的口腔預防意識普遍薄弱,每年檢查1~2次口腔的居民僅為25.7%。而形成對比的是,60.9%的居民表示只有牙齒出問題了才會去檢查,而13.4%的居民選擇即使牙齒有問題了也不去檢查。此外,家長口腔預防意識的缺失也對孩子有直接影響,數據顯示兒童的口腔預防意識比大人更弱, 62.8%的兒童只有在牙齒有問題后才會在家長陪同下進行檢查。
牙病損害不可逆 吃喝頻繁應更重視預防
報告還指出,目前我國居民飲食習慣已經進入“多餐時代”——超過七成的居民一日四餐。吃喝頻次的增加,無疑也增加了牙齒患病的風險。然而近六成居民沒有餐后及時清潔口腔的習慣。專家介紹稱:“大部分患者等到牙痛發作或牙齦自發出血時才就診,這時的牙病已經進展到一定階段,往往比較嚴重了。當牙病發展到齲齒、牙周炎階段,此時疾病造成的牙齒組織破壞已經是不可逆的。”因此,牙齒的“防未病”尤為重要。
養成定期檢查、餐后及時清潔口腔好習慣
專家建議,日常口腔預防保健要養成四個愛牙好習慣,除了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均衡飲食和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到餐后及時清潔口腔。當不方便通過刷牙、漱口來清潔口腔時,也可以選擇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起到清洗牙齒,去除食物殘渣,減少牙菌斑,降低pH的護牙功效。
事實上,咀嚼無糖口香糖有助于口腔健康這一論斷早已得到國內外專業牙醫的認可和大量科學研究的證實。研究證明,餐后和零食后咀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可產生大量刺激性唾液,使口腔內的碳酸氫鹽濃度迅速上升,有助于中和牙菌斑酸、清除食物殘渣、促進牙釉質再礦化,減少牙齒脫礦威脅、降低齲齒產生的風險,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護齒辦法。
徐州導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