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圖監控室
病房里的視頻監控設備
監控設備服務器
曹培衛主任在為患者做檢查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五科主任曹培衛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突然間會手舞足蹈,又突然間會倒地、口吐白沫……正因為有這些莫名其妙的、反常的、令人不能接受的行為動作存在,使他們自身存在自卑感、羞辱感。再加上社會的偏見,他們往往與周圍世界隔離而生活在“陰影”中。
他們,是癲癇患者。
還有一個群體,他們身著白衣,肩負責任,長存一顆懸壺濟世之心,長期戰斗在治療癲癇病癥、關愛癲癇患者的一線。為了癲癇患者的健康生活,他們付出了精湛的醫技,還付出了默默傾聽的友情、無微不至的親情,他們用實際行動讓癲癇患者的生活得以沐浴在陽光下。
他們,是徐州市中心醫院癲癇治療中心的仁心醫者。
病在頭上,引發原因很多
“癲癇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腦部異常放電造成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900萬名癲癇病患者,其中500萬人到600萬人每年仍有發作,而且每年還會出現40萬新發病例。”
曹培衛,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五科主任、癲癇治療中心負責人,從醫25載。
“很多人對癲癇病癥不了解,這種不了解是不理解和難以接受造成的。就像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羊羔瘋’,就是癲癇發作的癥狀之一,倒地、翻白眼、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當你身邊遇到類似狀況的市民,你會避之不及,了解他們又從何說起?”
曹培衛介紹,上述癥狀只是癲癇病發作癥狀中的一種,其實癲癇病癥狀有上百種之多,有的患者發病時意識尚存,有的患者發病時意識是不存在的。但是,不管是先天或查不清原因造成的原發性癲癇病癥,還是腦炎、腦出血、腦血栓等腦外傷造成的繼發性癲癇病癥,都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
“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病在頭上。”
曹培衛告訴記者,除了原發性和繼發性癲癇病癥外,還有相關性原因造成的癲癇病癥。“譬如喝酒、熬夜、吃巧克力、吃韭菜雞蛋、打麻將等行為,都是癲癇病癥的誘發原因,也就是說,相關性原因造成的癲癇病癥,一定和某種東西有關聯。”
曾經有位患者找到曹主任,經過詳細的問詢和檢查后,曹培衛給出醫囑:“你的病不要吃藥,只要不打麻將,就不會再發病。”
事實果然如此。
患者中以老人和孩子居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大約有癲癇患者6000人左右,以老年人和孩子居多,每年還會有新增。神經科第一位病是腦血管病,第二位病就是癲癇病。但對于這個數字,曹培衛認為還不止這個數,因為這只是醫療部門掌握的數字,還有一些患者諱疾忌醫,他們不愿就醫,統計就不會準確到位。
癲癇病癥由于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已成為神經系統的一大頑癥。但就是這種病癥,在任何年齡、地區和種族的人群中都有發病,患者中為何以老人和孩子居多?
“社會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多了,腦出血、腦血栓等腦血管疾病也就多了,腦血管疾病導致腦內出現疤痕,給癲癇發作帶來可能。”
“至于孩子,癲癇患者比老年人還多。嬰兒腦發育不健全,成長過程中遇到腦外傷或者發生腦炎等癥狀,也就是說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導致癲癇的病癥他都有可能遇到,所以癲癇患者又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
關于癲癇頑癥的定位,曹培衛主任表示,癲癇是腦部異常放電造成的,80%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控制,但還有20%屬于難以治愈的;在這20%難以治愈的患者中,有7%的患者適合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否能還復健康的生活?”
“因為目前的治療手術技術尚不成熟,還有大部分的手術技術在探索階段,所以即使這20%中7%適合手術的患者,也只有一部分患者能通過手術收到療效。”曹培衛語氣中透著傷感。
為了更多患者的福音努力
雖然大部分的手術技術還在探索階段是整個醫療界的短板,但徐州市中心醫院迎難而上,用曹培衛的話說,就是“為了更多患者的福音努力!”
2013年7月,徐州市中心醫院癲癇中心成立,曹培衛主任領銜,資深專家包括張青山、許洪升、李傳玲、陳國芳、鹿寒冰、張冠群等;
特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三博腦科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的癲癇專家吳遜主任,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癲癇中心主任周文靜,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癲癇中心李廣仁主任為中心顧問;
北京的癲癇專家每周都會到該院會診,確保一流的癲癇診療水平;
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美國先進的癲癇診療設備,包括128導腦電圖儀,32導視頻腦電圖儀,立體定向手術系統。
無論從醫師隊伍還是從配備的設備水平,市中心醫院癲癇中心都無愧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癲癇中心的地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市中心醫院癲癇治療中心自成立以來,已經對幾千位癲癇患者進行了治療,因為借助視頻腦電圖這一先進設備,可以記錄患者腦電波和觀察患者發病情況的24小時錄像,所以在進行藥物控制、緩解癲癇病癥方面有很好的療效。
“癲癇病癥是一種慢性病,只能控制,目前我們中心對來此治療的患者病癥控制率達到了80%。”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數據,里面傾注著曹培衛和該中心所有醫護人員的努力。正因為他們傾注的努力,讓該中心治療過的80%的癲癇患者得以消除陰影、享受陽光。
亦醫亦友,付出友情和真情
采訪是在曹培衛主任的辦公室進行的,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采訪,卻屢屢被打斷。一會兒有患者家屬找到他,希望他到病房看看,曹培衛立刻向記者表示歉意,病人為主;一會有電話打進來,曹培衛再抱歉地笑笑,輕聲慢語地接著電話,不時地還做著記錄或者叮囑……
“沒有辦法,癲癇患者很不容易,他們生活在周圍世界隔離的‘陰影’中,不僅家人甚至他們自己都羞于啟口、羞于見人,因為這種病導致夫妻離異甚至被拋棄的情況不少。癲癇患者有莫大的苦楚,這莫大的苦楚又沒有地方發泄,這對治療都不利。”
“他們也想說說自己的苦,但他們能給誰說?誰又愿意聽他們說?避之都唯恐不及,還會聽他們傾訴嗎?他們只能跟我們說,只能在求醫的時候給我們說。在我們眼中,他們是無助的患者,他們說我們聽,他們能說出來,就是一種享受。”
曹培衛告訴記者,在癲癇治療中心所有醫護人員心中,患者是第一位的。每一位責任醫生或者護士,都會給患者送上自己的名片,方便患者隨時能撥通他們的電話。而名片對醫護人員來說,似乎只是給患者準備的。
“其實,癲癇就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疾病,和腦血栓、腦梗一樣的疾病。但正因為發作起來腦電波異常,導致動作嚇人、言語不受控制,所以被周圍人視為怪物,這也是導致他們長期生活在陰影中的原因。”
仁心的醫者希望社會給癲癇患者更多的理解,更多的關注,更多的關愛。
專家介紹
曹培衛,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五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蘇州大學醫學院,深造于上海長征醫院神經內科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腦血管疾病、癥狀性癲癇、中樞性感染、格林巴利綜合癥、重癥肌無力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心理衛生咨詢亦有一定的臨床經驗。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周五全天
醫生提醒
絕大多數癲癇患者都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但應特別注意以下方面:
1、患者休息的臥室,最好不要存放易碎、帶有棱角突出的擺設及物品,床上不要放剪刀之類的尖銳、突出物品;
2、經常發作的病人最好不佩戴眼鏡,如果必須佩戴時,盡量不用玻璃片,應戴鏡框鏡片結實的眼鏡;
3、不穿領口較緊的衣服,不能系領帶;
4、不能飲酒,不能熬夜,不能隨便停藥;
5、有些病人每次發作都有明確的誘發因素(例如玩電子游戲、劇烈運動、精神緊張、吃某些特定的食物等),應該盡量避免;
6、不能從事危險活動(例如游泳、高空作業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