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這兩天,市區李女士情緒異常低落,也不愿出門,一日三餐都是叫的外賣,因為她怕聽到街坊們討論小孩上小學的話題,更怕被大家追問自家的情況。只有晚上與在外地打工的丈夫通電話時,她才敢吐露心酸:“當時要是聽醫生的話,堅持給孩子做治療,孩子估計也能正常上學了吧?現在孩子腦癱沒法治了,以后可怎么辦啊!”
【 徐州兒童醫院康復科,臨床重點??啤V攸c治療:兒童腦??;嬰幼兒腦部發育早期干預、腦癱的早期治療與治療】>>>
6月大寶寶不會翻身被 疑患腦癱
2009年的4月,李女士一家迎來了一個小生命,他們給這個男寶寶起名叫軒軒(化名)。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李女士和丈夫,滿心的疼愛和歡喜,卻沒有留意到孩子的異樣。
軒軒三個月的時候,家人逗他玩,發現孩子眼睛不能追視,而且抱他的時候腦袋總是奮拉著。“孩子別是有什么問題吧?”“沒事,咱軒軒早產了個多月,底子肯定弱點,以后就好了。”李女士在婆婆的安慰下,慢慢地也就視“異樣”為正常,直到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有天表姐帶著7個月大的外甥來串門,將兩個孩子放在床上,只見外甥在床上翻來翻去,還能坐在一邊擺弄玩具,而軒軒就直挺挺地躺著,少有動作。表姐提醒她說 “6個月大的寶寶應該會翻身了呀,軒軒不會是有問題吧,帶去查查吧。”
隨后,李女士帶著軒軒來到了市兒童醫院,接受GMS評估,醫生將軒軒放在了評估室的嬰兒床上,讓其自發運動,觀察記錄10分鐘以后,醫生發現,軒軒少有運動,而且肢體僵硬,正常孩子的運動形態自然流暢,因此軒軒被評估為腦部發育異常,有腦癱的傾向,需要進行干預治療。
當徐州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楊忠秀將情況告訴李女士時,李女士及家人不可置信.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接受了兩次治療。當他們發現所謂的治療只是一些功能訓練時,就不太想繼續下去,而李女士的婆婆更是認為自己的寶貝孫子根本沒有病。
治療斷斷續續 孩子不能自理難入學
隨著時間的流逝,軒軒很快就1歲了,跟同齡孩子相比,他不僅沒法獨立行走,甚至連爬都不會。不過家人總抱著小孩發育晚的想法,什么事都代勞,整天抱不離手。等到軒軒四歲的時候,仍是站立不穩,李女士才想起了楊忠秀主任的忠告,又過來做了幾次康復治療,但也是斷斷續續,沒有堅持下去。
如今,軒軒6歲了,己達到入學的年齡,可他的自理能力卻遠遠低于同齡人:走得快了就摔跤,上廁所不會褪褲子.看東西視線不能集中,連勺子都拿不好,吃飯都得要人喂。
李女士又次找到了楊忠秀主任,想讓她把軒軒治療好能上學,可楊忠秀主任也非常無奈,“不是不想幫你,可是腦癱治療講究早起干預,孩子出生后的6個月內是康復治療關鍵期,當初你要堅持治療,孩子的情況肯定會有改善,但此時孩子的異常運動模式已經定型,想改變真的很難。”聽到這個噩耗,李女士不由地痛哭起來,為自己當時的錯誤決定后悔不己。
腦癱孩子康復治療關鍵期在出生后的6個月內
我國每年新增腦癬患兒約4萬人.康復治療關鍵期在出生后的6個月內。孩子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的一個月內,由于大腦組織在尚未發育成熟階段而受到摜害,造成一種非進行性、不可逆性的病變,從而形成以姿勢異常、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這就叫腦癱,可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表現。
楊忠秀說,早產、窒息、黃疸、先天發育障礙.是腦癱的四大致病原因。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小于2500克)會因腦發育不成熟而易導致缺氧和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分娩時臍帶脫垂、繞頸、臀位產、滯產等等,都會引發腦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