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這邊剛送走朋友,那邊就進了醫院,29歲的小吳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竟得了腰椎間盤突出,還要做微創手術。市中醫院骨傷科專家說,現代人多有久坐不動的壞習慣,容易加速腰椎退化病變發生,腰突癥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了。
開車帶朋友游景點 3天后腰疼得下不了床
29歲的吳先生是私營業主,今年初剛換新車。從把新車開回家,他就完全以車代步,為了炫耀自己的心頭好,還多次組織朋友短途自駕游。用他的話來說,開新車有種飛翔的自由,要不是家人不同意,他恨不得睡覺也在車上。
在他的盛情邀約下,上周末幾位外地朋友來徐州游玩,吳先生當仁不讓地充當起臨討司機。云龍湖、云龍山、潘安湖濕地、漢文化景區、窯灣古鎮……他連續三天載著朋友到處賞玩,徐州遠近的大小知名景點基本被逛個遍。
3月21日,朋友陸續返程,吳先生終于可以歇歇了,可他卻感到腰部不適,“先是覺得有些酸痛,還以為睡一覺就好,可休息了一天,疼痛感更加明顯,又過了兩天,腰部僵硬得不能彎曲,雙腿也感到麻木,我連床上都下不了,只能趴著。”
家人不放心吳先生的身體,趕緊攙著他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
市中醫院骨傷科專家管旭日詢問了吳先生的情況,推測他的病是因為長時間開車導致的,“人在開車時,處于一種坐位及顛簸狀態,時間一長,會引起腰背肌的勞損。吳先生以往肯定累積了腰椎的問題,這次又連續三天在車上顛簸,腰椎持續受壓,就加速了椎間盤的病變。”
患腰突癥后別胡亂按摩
管旭日告訴記者,椎間盤由外周堅韌的纖維環和被圍于中央的膠凍樣髓核組織組成,正常情況下,椎間盤對脊椎起到連接和隱定作用,還能讓脊椎彎曲活動,緩沖脊柱壓力。然而如果長時間處于不正確的姿勢,經常受壓或拉伸,椎間盤外的纖維環可能破裂,里面的髓核就會膨出,壓到神經,引起腰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這就成了腰椎間盤突出癥。
“不少人出現腰腿痛首先會想到找人按摩,但很多人因為胡亂按摩反而促使脊椎損傷更嚴重。”管旭日說,不正確的按摩會導致病情加重,建議施行按摩前要先咨詢骨科醫生,確定自己是否可做按摩治療。
他指出,如果出現腰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應及早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非手術療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療法,80%以上的患者經牽引、理療、按摩、臥床休息、藥物治療、康復操等保守治療均可得到緩解。對于像吳先生這樣病情嚴重,又并沒有耐心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可以進行微創手術。也就是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通過椎間孔鏡“抓”出有問題的椎間盤,并利用射頻設備修復破損纖維環,而正常的神經、血管和組織則完全不受影響。
這種摘除術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尤其是中、重度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脫出、游離等。對于青少年、高齡、肥胖、多節段突出、手術后復發以及合并其他病史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較開放式手術更有優勢。
腰突癥患者日益年輕化
“以前大家都以為腰椎間盤突出是種老年病,其實現在患者普遍都很年輕。”管旭日說,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逐漸增長,其中青壯年的發病者也越來越多。
為什么腰突癥患者會日益年輕化呢?管旭日解釋說,現在人多久坐不動,長時間上網、開車、打麻將,鍛煉的時間越來越短,容易過早地出現腰肌勞損和腰椎退化,從而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目前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高達12%-18%,給家庭、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和衛生資源壓力。
他指出,每個椎間盤都有突出的可能,但尤以第4與第5腰椎之間,以及第5腰椎與第1骶椎之間最容易發生,建議在需耍彎腰負重時,應先屈膝再俯身,不要直接大弧度彎腰提重,以減少腰椎的壓迫。
預防腰椎問題需要少坐多動
管旭日說,預防腰突癥,平時要多動少坐,保持坐姿正確,一旦患上腰突癥,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大家都知道,久坐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誘因,特別是長期使用電腦、長時間開車、經常窩在沙發里看電視等,姿勢都不利于脊椎的伸展,久而久之很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因此,在使用電腦時,顯示屏最好和人的視覺呈一定夾角,令眼睛自然往下,鍵盤最好別放在桌面上,而是放在鍵盤面板上,這樣可以使身體在一個自然舒服的狀態下。另外,辦公1小時就該起身活動一下,哪怕是去倒杯水,原地走幾步,也能緩解肩頸腰部的壓力。”他表示,開車時的坐姿也要調整到最適合放松肩頸部的狀態,開車時腰靠在椅背上,應盡量避免連續開車超過一小時。需要長時間開車時,中途停車休息5-10分鐘,到外面稍微活動一下,做一些簡單的扭脖子、扭腰、伸腿的全身運動。此外,千萬不要強忍肩頸腰椎的不適,持續長時間地開車。
健康提醒:這4種動作可以鍛煉腰背肌
1、腰部前屈后伸運動。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做好預備姿勢。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腰部回旋運動。姿勢同前。腰部做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各一次,然后動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大到小,順、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橋式。仰臥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后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臂放于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后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復鍛煉20-40次。
4、飛燕式。俯臥床上,雙臂放于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后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彎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復鍛煉20-40次。
專家介紹:管旭日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醫學碩士。從事骨科臨床和教學工作近20年,在骨折創傷急救方面有扎實基礎。攻讀碩士生期間對關節病外科,脊柱外科作了潛心研究,頗有心得。核心期刊及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四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