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被面部疼痛折磨是種什么感覺?對于這個問題,65歲的趙先生(化名)很有發言權。一年前,他突然感到眼眶疼痛,慢慢地,疼痛范圍越擴越大,每天服藥十幾片仍是難受不已。折磨趙先生的元兇就叫做三叉神經痛。
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指出,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如不積極對癥治療,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建議大家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患上三叉神經痛,感覺臉被電麻了
趙先生是安徽蚌埠人。一年前,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他的左側眼眶邊緣出現疼痛癥狀,雖說疼痛為間隔性發作,但因為疼痛劇烈,如同刀割一般,把趙先生折磨得不輕。當時,他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被診斷為患有三叉神經痛,醫生讓他服藥卡馬西平來壓制疼痛。
原以為對癥服藥后,疼痛就會很快消失,但現實卻給趙先生一個響亮的耳光。左側鼻翼部、下牙槽處、左側耳前……隨著時間流逝,趙先生的疼痛范圍在不斷地擴大,疼痛感也越來越重。“就像一個開關一樣,一旦刷牙、洗臉觸動一下,就開始疼得不行,感覺臉都被電麻。每天都要吃上十幾片藥,可疼痛感并未減輕,尤其是最近兩個月,疼痛頻率越來越高,真是讓我覺得痛不欲生。”
在朋友的推薦下,趙先生最終來到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專病門診求治。接診后,該科主任王先鋒為趙先生進行了全面仔細檢查和評估,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對其實施三叉神經痛根治手術——微血管減壓術。術后第二天,趙先生表示“臉部疼痛感完全消失”。此外,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還安排趙先生接受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中醫特色技術的輔助性治療,大大降低了術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動脈血管壓迫三叉神經,中老年人更易招致“天下第一痛”
王先鋒介紹說,三叉神經痛是常見的顱神經疾病。這是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放電樣劇烈疼痛。對于三叉神經痛的患者來說,像是唇部、鼻翼、口角、牙齒、上顎、舌部等都是他們的敏感區,一旦觸及到,就會突發劇烈性且閃電式的短暫抽痛,以至于無法繼續談話、進餐或洗臉等日常生活,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我們臉上之所以會對外界的冷、熱、觸摸等有感覺,同時也具有嚼東西等運動功能,主要是三叉神經的功勞。要知道,三叉神經是臉上最粗大的一組神經,支配著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并將頭部的感覺信號反饋給大腦。所以,一旦三叉神經發生疼痛,痛感就會異常明顯。正因如此,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王先鋒解釋說。
為什么人會患上三叉神經痛呢?王先鋒說,目前醫學界尚無一致意見,一般認為發病原因在于三叉神經被動脈血管壓迫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所致,稱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有的人則可能是顱內腫瘤引發的,稱為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一般來說,三叉神經痛多見于中老年人,發病的年齡高峰集中在40歲-60歲之間,發病部位大多為面部單側。
微血管減壓術能止痛,中西醫結合促進術后康復
王先鋒告訴記者,治療三叉神經痛初起首選藥物止痛,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可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學界公認的有效治療辦法就是微血管減壓手術。
所謂微血管減壓術,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在顯微鏡操作下將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松解"開,并將這些血管與神經根隔離,從而使受損的神經纖維傳導恢復正常,從而達到臨床治愈目的。因為是微創手術,切口很小很隱蔽。
據了解,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三叉神經痛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以來,已治療了諸多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治療例數和治療效果在全市均處于領先水平。
此外,對于一些年老體弱、身體素質較差、心臟功能不好,不能耐受麻醉手術以及懼怕開顱手術的病人,可選擇三叉神經半月結球囊壓迫術、射頻治療術等治療方式。
“我們也比較重視中醫在神經外科的應用廣泛,尤其在圍手術期方面,借助多種中醫治療手法,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進度。”王先鋒介紹說,有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在術后會出現疼痛、嘔吐、眩暈等癥狀,使用西藥治療不但費用較高、效果也不明顯,且容易出現各種副反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癥狀,他們會采用耳穴壓豆、穴位貼敷、中藥治療等方法,通過刺激經絡和穴位及中藥調整等來達到治療效果,方法簡便快捷、無副作用。
專家介紹:王先鋒 神經外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擅長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的治療,以及腦外傷、腦血管病、腦腫瘤等疾病的診斷、搶救及手術治療。通過對微血管減壓手術不斷的臨床實踐,形成了其獨特的術式,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已其研究成果多篇發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電話:13952151765。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