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徐醫附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孫海英說,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又細分為較多亞型,其病程及預后各不相同,生存治愈率也有很大差異。
那么,究竟有多少種白血病呢?得了白血病癥狀有哪些?治療白血病的關鍵是什么?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怎么一回事?
年輕化趨勢 警惕環境污染等因素引發的白血病
白血病是血液系統惡性疾病,是我國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孫海英主任介紹,我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4萬名,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白血病的年輕患者比例也在增加,并且患病年齡有著明顯的年輕化傾向。據了解,有一半左右的白血病患者年齡在35歲以下。“目前,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占血液系統疾病的40%以上,患者以青壯年居多,有活潑可愛的兒童,有聰明伶俐的小學生,還有才華橫溢的大學生以及事業正如日中天的青壯年人。”
孫主任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不知不覺地接觸許多對機體有害的物質而引發血液病,比如接觸放射線、放射性核素、化學毒物、某些藥物、細菌毒素及病毒感染等,這些是被公認的可能誘發血液病的因素。以居室裝修中使用的材料為例,一些材料已被證實可能引發兒童白血病,如花崗巖、大理石等地面石材,其放射性都可能會損害孩子的造血系統,而油漆、膠、涂料中含的苯也可能使骨髓造血系統發生障礙。
“春天來了,裝修又到了旺季。由于甲醛污染、感冒頻發等原因,導致患白血病的患者增多。提醒市民在春天里要做好白血病的預防工作,警惕環境污染等因素引發的白血病。”孫主任提醒說。
明確診斷 通過系統檢查明確處在哪個危險度分層
談到診斷,孫海英主任表示,白血病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臨床上常將白血病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孫主任說,“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驟,而慢性白血病在早期幾乎沒有癥狀,在起病3-6個月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癥狀。同時,每個患者由于個人體質的不同,出現癥狀的快慢也不一樣。白血病最常見的是三大癥狀,即發熱、出血、貧血。”
孫主任說,發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發熱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癥狀,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跡象。“坐診時發現,一些年輕家長防范意識很強,當發現孩子持續不明原因地發熱時,便及早地帶到血液科找專家診斷。多數白血病的診斷并不復雜,血常規檢查及骨髓常規檢查是診斷必需的檢查,但是白血病的類型有很多,不同類型白血病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所以,按照國際MICM診斷標準,患者住院后,除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外,還需盡快完善如免疫分型、細胞遺傳學檢查及分子生物學檢查。在輔助診斷白血病的同時,對該疾病進行危險度分層,從而根據每個白血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最佳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這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分層、合理化治療,都能達到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她說,當出現乏力、面色發黃、不明原因的發熱、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血液專科進行檢查。”
造血干細胞移植 通過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在治療上,孫主任說,應根據類型而定,由于白血病分型復雜,因此需要結合具體的白血病分型和危險度分層等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目前,主要有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干細胞移植等治療方法。對于惡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首先應該是聯合化療誘導原發病達緩解,這是選擇其他治療方法如干細胞移植的前提。造血干細胞移植根據造血干細胞類型不同,可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細胞移植、胎肝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按干細胞的來源分為自體和異體移植;根據免疫遺傳學分為同基因移植和異基因移植。按供、受者有無血緣關系可分為親緣性和非血緣性移植。親屬骨髓配對成功的幾率相對較高,如父母與子女檢測移植位點相合率至少為50%。
對于危險度分層屬低危組的白血病患者,聯合化療誘導緩解后,首選正規鞏固強化及維持治療。而針對危險度分層屬中、高危組,僅依賴化療其復發率高,則有干細胞移植的適應癥。那么白血病為何要進行移植,其療效如何呢?孫主任介紹說,化療通常是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緩解率可高達70-80%左右,但是,雖采用緩解后鞏固和維持化療,大多數患者仍在1-2年內死于復發,造血干細胞移植尤其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正是為了克服單純放化療不足而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不僅使放化療劑量增加到常規化療的3-5倍以上,給白血病細胞致命打擊,又能通過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免疫功能有別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抗白血病(腫瘤)作用,進一步徹底清除殘留白血病或腫瘤細胞,從而使白血病得到徹底治療。因此,對于年齡小于50歲且危險度分層屬中高危組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原發病經聯合化療達緩解后,可考慮選擇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大量研究證明,急性白血病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顯著提高長期無病生存率。據2000年國際骨髓移植登記處報道急性白血病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長期存活率達50-60%以上。而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型)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特殊類型,由于全反式維甲酸及砷劑的臨床應用,使其成為可不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達治愈的類型。所以,白血病并不可怕,患者不要放棄希望,應盡早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通過合理的綜合性治療,白血病治療后可以得到極大的改觀。”
此外,孫主任還強調了一點,白血病的治療情況十分復雜,即使是同樣一種疾病,因為發生在不同年齡段的人身上,治療方式和治愈率差異都很大。近年來,白血病的治療取得了可喜療效,尤其是兒童白血病的療效明顯好于成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當今少數幾種能通過化療徹底治愈的惡性腫瘤之一。雖然來勢很兇猛,如果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療效很好。僅僅通過化療,絕大部分的患兒就可獲得完全緩解,治愈率已達到80%以上。
關注·徐醫附院血液科:造血干細胞移植連攀醫學高峰
徐醫附院血液科是“科教興衛工程”血液病重點學科、江蘇省首批臨床重點專科,是血液學碩士及博士授予點、徐州醫學院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江蘇省造血干細胞移植醫院和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捐贈中心認可的供髓醫院之承辦科室,是江蘇省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候任主委單位、蘇北地區唯一的骨髓移植定點醫院的依托科室。早在1997年,在學科帶頭人徐開林教授的帶領下,徐醫附院血液科就在蘇北及淮海經濟區率先開展了首例同種異體骨髓移植,目前該患者仍健康生活。此后,徐醫附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已覆蓋了多病種(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乳腺癌等)和多層次(骨髓、外周血干細胞、臍血干細胞、非血緣、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的造血干細胞移植。2001年,徐醫附院血液科躍入江蘇省省級重點臨床專科行列后,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方面再次實現質的飛躍,攀登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高峰。徐醫附院血液科于2003年成功進行省內首例HLA相合的非親緣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于2008年成功完成臺灣首例供大陸臍血移植,并與臺灣慈濟干細胞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赫爾希腫瘤所等國際科研醫療單位合作,成功架起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國際橋梁。
近20年間,徐醫附院血液科團隊在學科帶頭人徐開林教授的帶領下,已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移植400余例、非親緣供者骨髓采集55例、親緣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采集150余例,已成功開展了非親緣、親緣、HLA半相合等高科技含量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惡性血液病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并發癥如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靜脈閉塞病等的臨床防治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地工作。其診療疾病種類、病例數量、診治搶救水平均處于蘇北及整個淮海經濟區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到省內或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徐醫附院血液科除了常規的血液病治療外,對于一些血液病的疑難雜癥也是頗有建樹。孫主任介紹:“比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噬血細胞綜合征等危重、疑難的血液病,由于發病率低,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徐醫附院血液科的醫生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準確判斷病因,并且對癥治療,挽救了許多血液病人的生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